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4篇
  1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土壤水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上育397和绥粳3号水稻品种,于分蘖期、长穗期、抽穗后1~10 d、11~20 d、21~30 d及1~30 d,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 kPa、-60~-65 kPa的控水处理。结果表明,抽穗前土壤水势控制在-30~-35 kPa时,两品种的产量均显著降低,以长穗期产量最低,进一步降低土壤水势产量不再明显下降;分蘖期控水的减产幅度以上育397>绥粳3号,长穗期以上育397<绥粳3号;2个品种穗分化期控水对籽粒品质影响最大,质量质数最低,其他时期相差不大,因此,穗分化期不仅是水稻产量的水分敏感期,也是品质的水分敏感期;比较两品种相同处理的抗旱系数和质量质数,抽穗前控水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对品质的影响,尤其是劣势粒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抽穗后多数处理对品质的影响大于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探讨了叶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各叶位叶片的长、宽均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小剑叶、倒2叶叶基角,适当增加倒3叶叶基角有利于光能利用,提高群体生物量,从而提高产量,在育种选择时,选择剑叶叶基角、倒2叶叶基角的角度更为有效;在一定范围之内增加倒1、倒2叶鞘的长度,减小倒3叶鞘长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保持足够的上三叶面积是获得高产、超高产的主要途径,对剑叶和倒2叶叶面积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进行叶部性状综合评价时,倒二叶面积、单株上三叶面积、倒三叶叶基角和剑叶叶基角4个因子就足以代表17个叶部性状的全部信息量.  相似文献   
183.
184.
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农用三轮车的管理权限经过两三年的争论,最终按照法律规定各地逐步移交给公安交警管理,农机监理部门卸下了沉重的担子,同时也留下了沉重的遗憾,也就是说监理规费收入锐减,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但对交警部门来说,接管三轮车与不接  相似文献   
185.
寒地早粳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穗长的基础上,追求较大的单穗重而且结实良好是超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着粒密度高是不利于产量提高的,而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即良好的结实率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产量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保证一定的一次枝梗数,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每穗的二次枝梗数是提高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产量与一次枝梗实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提高一、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尤其是提高一次枝梗结实率是寒地水稻超高产育种穗部性状选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6.
郭晓红 《福建茶叶》2016,(4):281-282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遗产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茶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由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变异性等特点,因此无法被强制保护。为了有效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对相关法律进行分析论证,以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保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7.
寒地早粳稻的产量结构与物质生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产量结构及物质生产的变异,阐明了产量构成因素及物质生产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寒地早粳稻不同基因型间在产量上有很大的变异空间。在保证一定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通过提高品种的分蘖能力来实现),提高品种的结实率,增加品种的千粒重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寒地早粳稻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都有很大的变异空间。在协调好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之间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物产量是提高寒地早粳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8.
为筛选适宜寒地水条播栽培的水稻品种,明确水条播栽培下水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以29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水条播适应系数、适应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水稻条播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能同时在水条播适应系数、适应指数以及综合适应能力上均表现为高度适应的材料共3份.穗粒数、成粒率、经济系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5个因子可作为水条播下水稻农艺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整精米率、垩白度、精米粒长、直链淀粉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5个因子可作为寒地水条播下水稻品质性状适应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9.
节约草食家畜饲养成本以及提高家畜品质,是草食家畜饲养的两大追求。现代化市场发展中对牛羊等草食家畜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品质还是种类,对其饲养过程以及饲料的改进与优化必须遵从饲养标准以及市场需求,才能够在市场中有较好的前景。草食家畜喂养中应用尿素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饲料成本以及缓解蛋白饲料不足等情况,带动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改善喂养效果。针对尿素在我国草食家畜饲养中的应用现状,以应用范围及应用原理为主,探究如何实现优化应用,提高饲养价值以及草食家畜饲养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0.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真菌,清香馥郁,肥嫩鲜美,脆滑爽口,营养丰富。草菇适于一般菇类不能生长的炎热夏季,因而成为食用菌夏季供应市场的一种珍品。草菇从种到收只要半个月,室内外均可栽培,在整个菇类栽培中算是简单的。因此,发展草菇生产成本低、效益快、易推广。一、栽培适期草菇喜高温,属恒温结实型,对温度的骤变反应很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