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20篇
  8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侵染所造成的生育后期的气候型病害。世界各产麦区均有此病害发生,在气候潮湿、温暖多雨的地区尤为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在披碱草、偃麦草、山羊草和鹅冠草等小麦近缘种属植物中已经鉴定出赤霉病抗性基因。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的外源染色体可以通过附加、代换和易位导入小麦。本文综述了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以及利用这些抗源进行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2.
欧李(Cerasus humilis)是蔷薇科矮生灌木,果实中的钙、铁等营养物质丰富。铁调转运基因1(IRT1)编码的蛋白是ZIP金属转运家族中主要的铁转运蛋白,负责植物中金属离子的转运,尤其是铁的吸收。本研究从欧李叶片中提取RNA,逆转录得到cDNA;参照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MxIRT1基因设计引物;克隆了欧李ChIRT1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hIRT1全长1417 bp,含有1个67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推测ChIRT1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4 kD,理论等电点为7.72,含有4个跨膜结构域,属于跨膜蛋白。ChIRT1含有一个ZIP结构域,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4.69%,无规则卷曲占38.9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欧李的ChIRT1基因与蔷薇科的IRT1基因关系密切,与樱桃李(Prunus persica)的PpIRT1基因相似度最高。本研究克隆了欧李ChIRT1基因,并分析了其序列特征,为研究欧李ChIRT1基因功能及铁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小麦杀配子染色体单体附加系CS-2C的DNA甲基化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MSAP方法检测普通小麦中国春(CS)、中国春-杀配子染色体2C单体附加系(CS-2C单体附加系)的DNA甲基化变异,探究DNA甲基化与杀配子染色体的关系。结果表明,CS-2C单体附加系5'-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水平(45.33%)高于CS(40.35%),其中全甲基化率与半甲基化率均有所升高。与CS相比,CS-2C单体附加系的5'-CCGG位点发生了明显的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变异,以胞嘧啶甲基化升高为主,其中CG位点甲基化变异幅度高于CHG位点甲基化变异幅度。通过对甲基化差异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部分差异片段与普通小麦Sukkula-like转座子等具有高度同源性。由此推测,转座子可能在杀配子作用机制中起作用。本研究为揭示杀配子染色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杜鹃花高接换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花高接换冠,可缩短培育时间,提高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文论述杜鹃花高接换冠技术要点及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55.
2003年,由于我省进行粮食体制改革,实行“两放开、一调整”,收购主体出现多元化,加之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我区小麦大面积减产,出现小麦抢购现象,上市的新小麦普遍水分高、糠杂大。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变化,结合我库小麦需求的实际情况,库领导及时决策,调整收购标准,大量收购新小麦。从6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我库就收购小麦4500万千克。入库小麦的平均水分为13.0%,个别高达14.5%,且糠杂含量高,虫害多。同时由于小麦后熟作用产生湿热,导致粮温持续上升,给安全储粮带来了很大  相似文献   
56.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组培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效果差异显著,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mg/L 6-BA+0.5mg/L NAA+0.2mg/L KT+0.1mg/L 2,4-D,诱导率为73.3%;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 TDZ+0.5mg/L NAA,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  相似文献   
57.
2007年俄罗斯又提高果蔬进口检验检疫要求和标准,直接影响到牡丹江市蔬菜的出口。针对当前出口外销蔬菜面临的形势,分析了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束永俊  吴磊  王丹  郭长虹 《作物学报》2011,37(12):2179-2186
目前, 基因组选择育种主要采用线性模型估计遗传育种值指导作物遗传育种的筛选过程, 但是生物体内的基因以及遗传位点的关系主要是复杂的非线性调控。本研究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中, 对现有的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进行优化, 建立了高效的作物基因组选择预测系统, 并与其他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小麦的育种数据发现,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遗传育种估计效果优于其他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预测育种值与实际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平均值达到0.6636, 相应的岭回归BLUP、贝叶斯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系谱信息的贝叶斯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分别为0.6422、0.6294和0.6573; 最优的预测效果达到0.8379, 远高于其他2种模型的最优结果。同时,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效果稳定, 与传统的统计模型相近, 因此,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基因组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Benth.)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大岩桐叶片再生体系的影响及抗生素卡那霉素的敏感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差异显著,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1.0 mg/L 6-BA+0.1 mg/LNAA,生根适宜培养基1/2MS+0.5 mg/L NAA,大岩桐叶片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60.
花卉是园艺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生物技术在花卉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逐步加深和完善。通过对以上3种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的综述,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