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0篇
  3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从桃的感官品质、理化与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3个方面,对桃鲜食和加工适宜性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桃鲜食和加工品质评价的技术与方法,以期为桃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同时为不同桃制品加工原料的选择和品质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轴流泵轮缘间隙泄漏流的非定常特征及其对泵外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S-A模型的DES方法和滑移网格技术,对轴流泵在设计流量下的内部湍流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分析了4组轮缘间隙下泵内非定常流场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在设计轮缘间隙下,计算所得泵扬程和效率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0%和3.0%.计算结果表明:随轮缘间隙增大,水泵扬程和效率均呈下降趋势;轮缘泄漏涡强度和影响范围随轮缘间隙增大而增大,当轮缘间隙为3.3‰D2时,轮缘泄漏涡扩散至相邻叶片出口边;不同轮缘间隙下,叶轮区压力脉动频率均以叶频为主;靠近叶片进口的叶轮室内壁压力脉动幅值随轮缘间隙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叶轮室中部压力脉动随轮缘间隙增大而增大;叶轮出口断面的压力脉动频域特性在不同轮缘间隙下均以1倍叶频为主,脉动幅值随轮缘间隙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不同破碎和均细化处理对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释放途径的影响,采用打浆﹑胶体磨和高压均质3种破碎和均细化方式处理胡萝卜汁。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处理后不同植物组织(大细胞聚集体﹑小细胞聚集体和有色体)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游离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油脂可萃取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后类胡萝卜素的分布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油脂可萃取类胡萝卜素单体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显著性分析确定不同均细化处理对以上3种植物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游离类胡萝卜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释放率和油脂可萃取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单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碎和均细化处理后,大细胞聚集体中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减小(从36.18%减小至15.28%),小细胞聚集体(从11.11%增加至15.73%)和有色体部分(8.36%增加至30.56%)中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增大,类胡萝卜素释放在对其释放阻碍程度低的组织部分中。经过均细化处理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的类胡萝卜素颗粒减少,处理越均细,可见的类胡萝卜素颗粒越少。对胡萝卜汁处理越均细,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释放率越高,其中胶体磨和高压均质联合处理胡萝卜汁后类胡萝卜素的释放率为50.91%。对胡萝卜汁处理越均细,胡萝卜汁中油脂可萃取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越少。研究结果对后续分析如何提高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桃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选种与建园、园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桃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甘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了切片厚度、膨化温度、抽空时间、抽空温度、停滞时间和压力差等因素对膨化甘薯脆片的含水率、硬度、色泽和复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膨化的最佳厚度为3mm,膨化温度、抽空温度和抽空时间是影响其膨化品质的关键因素,停滞时间和压力差在一定范围内对膨化产品的品质影响不大,并可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膨化温度110℃,抽空温度100℃,抽空时间2h,膨化压力差为0.3MPa,停滞时间为10min。  相似文献   
36.
利用变温压差果蔬膨化干燥技术,对菠萝处理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处理前后的菠萝脆片,其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膨化产品的硬度、脆度变大,糖浸渍处理对菠萝脆片的护色作用明显,但对膨化产品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7.
黄金  李凤兰  孟婧  王多佳  孙莉莉  韩峰  金峰  李成雁  胡宝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55-11057,11127
对植物矮化概念、矮化机理、矮化措施进行简要论述,主要对近年国内外矮化植物形态解剖学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基于产量响应诊断冬小麦水分亏缺适宜土层及其水分阈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明确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是实施非充分灌溉的科学基础。该文在华北气候下,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次数造成处理间的土壤供水差异,探讨了大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水分阈值,提出了适宜的土壤水分诊断深度。结果表明:不论从土壤水分动态、还是从全生育期平均水分来看,亏水处理与充分供水对照在浅层土壤的水分差异最大,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0~0.4、0~0.8、0~1.2 m的水分差异分别在19.7%~36.5%、9.3%~21.7%和2.9%~9.7%之间。此外,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的水分与小麦产量关系多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但函数关系的显著程度随生育期及土层深度而变化,其中0~0.4 m的水分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影响小麦产量的水分阈值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自拔节孕穗至乳熟期,0~0.4、0~0.6、0~1.0、0~1.2及0~1.6 m的水分阈值由田间持水率的83.1%~95%下降到72.3%~90.0%。依据处理间土壤水分动态差异、全生育期平均水分差异、不同土层的水分变异程度、土壤水分与小麦产量关系显著性程度4方面的分析,该文提出0~0.4 m为适宜的水分亏缺诊断深度,相应在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初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乳熟期的水分阈值分别为95.0%、98.4%、79.9%、73.7%、88.6%、79.6%和75.7%。该结果对小麦亏缺灌溉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大爱无边     
寒冬腊月,他降生在黄土高坡的一个小村子里,这是一个贫寒的家,瞎子奶奶、哑巴妈妈和老实迟钝的父亲,对于孩子的到来,一家人自然高兴的喜颠颠的,几近文盲的父亲费了好大的劲才给儿子起了个名字——李冬宝。  相似文献   
40.
两种穗型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为材料,对两种穗型粳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外观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稻品种的穗型特征与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高低无直接的联系。同一稻穗内的不同部位间籽粒相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基本都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透明度则基本相反。同一稻穗内的不同枝梗间相比,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高,而一次枝梗上的籽粒相对较低,透明度则相反。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一次枝梗上6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5,6粒位较低,第2,3位较高,二次枝梗上3个粒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第1粒位最低,第2粒位最高,透明度则相反。粳稻穗型特征与品种间外观品质的优劣并无直接联系,同一稻穗内不同籽粒间的外观品质好坏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