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0篇
  3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不同干燥方式对丰水梨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丰水梨脆片的干燥工艺,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55、65、75、85、95℃)下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对丰水梨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以色泽、硬度和脆度作为指标评价干燥条件对丰水梨片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干燥温度下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时间最短。对建立的5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对比,Pag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丰水梨片的干燥过程。丰水梨片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真空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4.55×10-10~9.18×10-10、8.62×10-10~2.21×10-9和4.36×10-10~1.33×10-9m2·s-1,活化能分别为17.62、24.84和27.86 k J·mol-1。此外,65℃条件下中短波红外干燥后的丰水梨片具有更好的色泽、硬度和脆度(L值为62.70,ΔE值为7.10,硬度为973.14 g,脆度为4.67 mm)。本研究结果为丰水梨中不同干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分析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温度3个因素对火龙果膨化产品色泽、硬度、脆度和复水比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分得到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预干燥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温度3个因素对产品的色泽、硬度、脆度和复水比均影响显著。火龙果热风联合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预干燥含水率10.23%~20.56%,膨化温度90.68~100.23℃,抽空温度55.69~65.23℃。  相似文献   
73.
大家刘永好     
前不久在成都的一次饲料科技学术研讨会上,刘永好不无感慨地和带有深刻战略思考性地谈到新希望正在打造一支中国农牧企业旗舰和世界级的农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74.
选用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 研究了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的几个重要营养和蒸煮品质性状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穗型特征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高低无直接必然的联系, 但是对穗不同部位间这些指标及其粒位顺序有较大影响。对3个直立穗型品种而言, 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穗下部>中部>上部, 食味值则相反, 而对3个弯曲穗型品种而言, 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的表现规律不明显, 食味值表现为穗上部>中部>下部; 同一稻穗不同枝梗间相比, 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相对较低, 而着生在一次枝梗上的稻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相对较高; 同一枝梗间的不同着粒部位相比, 下部二次枝梗第2、3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食味值较低, 中上部一次枝梗1~6粒位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食味值较高, 而直链淀粉含量在粒位间规律不明显; 直立穗型品种单一稻穗不同粒位间的差异大于弯曲穗型品种,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直立穗型品种着粒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75.
河北夏播大豆生长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沧豆13为试验材料,研究河北夏播大豆生长动态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的籽粒产量与生物学产量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2,上段、中段、下段粒质量分别占全株粒质量的46.9%,34.0%,19.1%;干物质积累、生长速率和叶面积指数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大豆总干物质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在籽粒形成始期(R5)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6.
以菠萝为原料,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探讨了膨化工艺中预干燥温度、预干燥时间、膨化压力、膨化温度、停滞时间、抽空温度及抽空时间等7个因素对菠萝膨化产品的含水率、色泽、硬度及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菠萝产品的硬度和脆度主要受预干燥时间、膨化压力和温度、停滞时间及抽空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含水量主要受预干燥温度和时间、膨化温度、抽空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色泽主要受预干燥温度和时间、膨化温度、停滞时间、抽空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本研究确定的最适预干燥温度为80℃,预干燥时间为8h,膨化压力为0.1MPa,膨化温度为110℃,停滞时间为5min,抽空温度为70℃,抽空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77.
对户外受到细菌污染的眼点拟微绿球藻藻液进行致病菌分离和鉴定分析,获得了一个可以导致藻细胞死亡的细菌菌株Algoriphagus sp.。对该细菌的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0.030 g/L的有效氯虽然对该细菌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但对藻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伤害;而硫酸庆大霉素对该细菌无明显的杀灭作用。最终选用0.020 g/L有效氯作为户外眼点拟微绿球藻养殖中嗜冷菌污染的最佳治理药剂。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查明2020年5月25日云南省贡山县“5·25”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为该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灾后应急排查一手资料,在系统收集区域地质及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灾害过程开展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 贡山县“5·25”群发性地质灾害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规模多为小型,主要沿怒江两岸公路沿线分布,滑坡多以浅表层为主,泥石流多以土力类泥石流启动模式为主,地质灾害表现出典型的高位远程及链式灾害特征,滑坡或崩塌发生后进入沟道转化为泥石流的现象极为普遍。[结论] 贡山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需充分考虑高位地质灾害的排查,同时科学评估地质灾害引发的链式效应及其影响区范围;由于境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泥石流发生后会携带大量的漂木冲出,在沟道狭窄处或沟口桥涵处易形成堵塞,对泥石流的瞬时流量会起到放大作用而翻越沟道造成灾害。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堵塞系数取值的合理性。建议对贡山县城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融合,从源头上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管控,同时提高县城后山已有泥石流防治工程设防等级和标准。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不同均细化处理方式对桃果浆色泽的影响,本试验对新鲜桃原料进行打浆和超细粉碎(50 Hz)处理,对热烫后的桃原料进行打浆、胶体磨和湿法超细粉碎(18、26、34、42和50 Hz)处理,分析不同均细化处理对桃果浆表观色泽以及物质成分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进一步明确均细化处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80.
金峰  凡超  向旭 《分子植物育种》2023,(22):7422-7434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种胚发育状态直接影响种子和果实大小及其品质,但迄今为止对其发育分子机理尚缺乏系统研究与了解。本研究利用‘御金球’荔枝幼叶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EC)和早期体胚(SE)进行小RNA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体胚发生相关microRNA (miRNA),预测其靶基因,筛选潜在的miRNA-靶基因互作对;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方法对差异miRNA与miRNA-靶基因的关系进行验证。在EC和SE小RNA文库中共鉴定得到属于564个家族的1 127个已知miRNAs。与EC相比,有88个miRNAs在SE中差异表达,包括51个上调和37个下调miRNAs。其中80个miRNAs预测得到581个靶基因,多为转录因子和参与初级、次生代谢途径的酶基因。根据基因表达模式共筛选得到167个具有负调控关系的miRNA-靶基因对,涉及胚胎发育、激素信号、氧化还原和细胞壁建成等生物学过程。RT-qPCR结果表明12个miRNAs的表达在胚性愈伤和体胚发生阶段变化显著,且4个miRNA-靶基因对具有负调控表达模式,这些结果与小RNA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