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产ACC脱氨酶人参内生细菌的分离和促生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乙醇、次氯酸钠、Tween20 3种消毒剂按不同时间和浓度组合,根据处理后的内生菌种类和浓度,探讨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最佳表面消毒方法;分离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deaminase,ACCD)活性的内生菌株,并测定其产吲哚乙酸、溶磷、产氨、产铁载体和对人参黑斑病和灰霉病有拮抗作用等促生效应相关指标。得出人参根、茎、叶表面消毒效果最好且对内生菌伤害程度最小的组合:根75%乙醇(2 min)+0. 1%Tween20 (2 min)+4%次氯酸钠(5 min),茎0. 1%Tween20(1. 5 min)+4%次氯酸钠(3 min);叶0. 1%Tween20 (1 min)+4%次氯酸钠(2 min)。从人参根、茎和叶中分离筛选到7株ACC脱氨酶(ACCD)活性的菌株G63、G66、G115、G150、G209、GT1和GT11,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ia)、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泛菌属(Pantoe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其ACCD活性范围0. 215~9. 728 U/mg;上述具备所有促生效应相关特性的菌株为GT1和GT11,这2种菌株有望成为进一步研究人参生物菌肥的备选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2.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优质品种五优稻1号和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两个晚熟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密度和品种裂区试验设计以及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11(0.36m×0.15 m)密度条件下,优质品种五优稻1号ADPG(ADPG焦磷酸化酶)、GS(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表现较高;在M9(0.30 m×0.15 m)密度条件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ADPG、GS活性表现较高;在相应的条件(M11和M9)下,五优稻1号和松粳9号分别表现出较高的产量;这为相应密度条件下五优稻1号和松粳9号形成高产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不同穴内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东农04-18品种,在穴间密度为36.3 cm×16.5 cm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穴内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穴内密度为2棵苗处理在茎孽数、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等方面均能保持较高的水平,穴内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4.
研究选用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的5个品种(系),比较分析品种间GS同工型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籽粒和叶片表达特性及启动子序列与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OsGS同工型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OsGS1;1和OsGS1;2基因在籽粒和叶片中大量表达;OsGS1;3和OsGS2基因分别仅在籽粒和叶片中大量表达;在灌浆过程中籽粒和叶片中OsGS同工型基因m RNA表达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灌浆前期m RNA表达量平稳升高,中期出现峰值,后期快速降低,且高蛋白质含量品种m RNA表达量高于低蛋白质含量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品种间OsGS同工型基因启动子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品种间有性杂交子代OsGS同工型基因启动子序列可发生碱基变化,但启动子核心元件无变化。在调控元件数量和功能上OsGS同工型基因启动子保守性很强,启动子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易发生遗传变异,籽粒OsGS同工型基因m RNA表达量变化受OsGS基因启动子调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5.
选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AC)差异显著的粳稻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灌浆成熟期氮素营养对粳稻品质性状及籽粒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施氮肥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千粒重,降低稻米最高粘度、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降低幅度因品种不同而异;灌浆过程中籽粒SuSy和AI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抽穗后15~20 d;SPS活性变化在高AC材料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抽穗后15 d,在低AC材料中活性缓慢下降,不同AC材料间三种酶活性有显著差异;抽穗期施氮肥显著提高SuSy和AI活性,但显著降低SPS活性;灌浆不同时期SuSy活性均高于SPS和AI;AC与AI活性间呈不显著负相关,与SuSy和SPS活性间呈不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SuSy、AI、SPS活性间均呈正相关,其中与SuSy活性间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6.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杂种早代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选用品质和产量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对水稻杂种早代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在9.73%~94.99%;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稻米味度值先是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随蛋白质含量下降而下降,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