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通过对百里香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由压条和根状茎形成的具间隔物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使百里香能形成天然扩张的特性,冠幅可达150×150cm2/株,盖度可达80%~90%;百里香的萌枝和繁殖枝高度为2~5cm,作为地被植物有免修剪的优势;百里香生长的土壤要求是砂壤土,土壤粒径较大,酸碱度为7.5,对土壤要求较一般的地被植物低,是贫瘠土壤良好的园林绿化植物,群落内株丛的生物多样性低于株丛外,具强的资源竞争力。  相似文献   
62.
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目前我国使用的草坪草种主要依靠引进国外草种 ,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引进种在生物学方面对当地生境不适应性和出现生态学问题的局面得以扭转 ,该文对国内外有关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论述 .分析发现 ,对结缕草在生态学、形态学、生理学、种子学和种质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特别是在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因此 ,建议加强对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确定种质中心 ,从而有效地保护利用种质资源和选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63.
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紫叶黄栌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研究温度和湿度对紫叶黄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随着湿度的增大而降低;相对湿度和温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显著相关;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蒸腾速率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杀虫活性,并对杀蝗活性最高的闹羊花提取物进行活性物质的分离,为进一步研究其杀蝗活性物质的结构和其作用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紫丱子)紫铆Butea monosperma (Lan.)Kuntze、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和闹羊花Rhododendron mole 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分别测定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对蚜虫和东亚飞蝗的毒力;采用连续分级萃取法和柱层析法分离闹羊花的杀蝗活性物质。【结果】肉豆蔻提取物在1 000mg·L~(-1)质量浓度下对番茄绵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5.23%、77.78%和88.85%;48h后闹羊花提取物在2 000mg·L~(-1)质量浓度下对蚜虫的致死率为55.38%,10 000mg·L~(-1)下的致死率为100%;闹羊花提取物在10 000mg·L~(-1)质量浓度下,24h后对蝗虫的致死率为44.83%,96h后的致死率为86.96%。从闹羊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流分Ⅲ-2-2,在1 000mg·L~(-1)质量浓度下,24h后对蝗虫的致死率为53.57%,120h后的致死率为90.48%。【结论】肉豆蔻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闹羊花提取物对蚜虫和蝗虫的毒杀活性最高;闹羊花提取物中杀蝗活性物质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和二氯甲烷萃取物,从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对蝗虫毒杀活性最高的流分Ⅲ-2-2。  相似文献   
65.
通过查阅文献、外业调查并按照植物资源分类系统,对额济纳草原种子植物资源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草原种子植物431种。药用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26.91%;园林观赏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9.51%;纤维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8.12%;油脂植物资源占植物总数的7.42%。而淀粉植物资源、维生素类植物资源、芳香油类植物资源、植物胶与果胶植物资源、鞣料植物资源、能源植物资源数量较少,所占本区植物总数均占植物总数的5%以下。  相似文献   
66.
由于过低而频繁的刈割所引起的植株生长减慢和活力降低,是草地耕作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本项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价刈割对"Merion"草地早熟禾(Poa Prateusis L.)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在一个人为控制的环境(昼温23℃,夜温16℃)中,从种子开始,分别存彼此相隔的育苗罐中完成为期8个星期的苗期。对这些幼苗以每周二次(3—4天),每一次,和每二周一次的数周频率和以2.5厘米和6.2厘米的茬高刈割,用来和受控制但没有刈割的植株相比较。在第一次刈割之后每隔0—2周,2—4周,4—6周的间隔时间里的测定植株对刈割的反应情况,结果是,以2.5厘米茬高刈割的植株,其根的干重和枝条的再生比以6.2厘米茬高刈割的植株为大。在上述两个刈割高度上,每二周刈割一次的植株,其侧枝的形成(包括分蘖和地下茎)比每周刈割两次的植株要大些或者相同。在同样两个刈割高度上,每周刈割一次的植株,其根和枝条(包括叶和叶鞘)的比率,一般比每二周刈割一次的植株要大。在多数情况下,频繁刈割的植株,其根和叶鞘光同化14C的积累量比不频繁刈割的植株较多,而在叶片部分的积累量较少。和每周刈割两次的植株,其单位叶面积的光合作用和暗呼吸作用的速率一般比每两周刈割一次的植株高些,而植株总叶片面积上的这些同样参数,每周刈割两次的比每两周刈割一次的为低。由于过低而频繁的刈割而引起的"Merion"草地早熟禾生长和活力的降低可归困为叶片面积的减少。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变动刈割频率比调整刈割高度,能更有效地减少刈对"Merion"草地早熟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对我国20个居群结缕草营养器官形态解剖数量性状的变异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结缕草居群在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解剖数量性状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2)结缕草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居群内每个个体的每个解剖数量性状中;(3)结缕草居群中各营养器官的变异主要来源各不相同,其中根和匍匐茎来源于居群间的变异为40.77%和49.69%,而叶片的变异有55.37%存在于居群间;(4)叶肉厚度、叶片厚度、叶片下表皮细胞厚度、叶片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下表皮细胞长度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40%,可以代表原始因子所代表的全部信息,也是造成不同居群间结缕草解剖数量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紫花苜蓿MsPOD基因的克隆及对拟南芥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从紫花苜蓿中克隆出过氧化物酶基因,命名为MsPOD,并通过DNA重组技术将其连接到载体pBI121上,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MsPOD;将表达载体转化到感受态农杆菌株GV3101中,利用花序浸泡法获得具有卡纳抗性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其中3个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通过RT-PCR和GUS染色检测分析,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在拟南芥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70.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了4个扶芳藤品种茎、叶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发现不同扶芳藤品种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参数差异较大。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宽瓣扶芳藤的茎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等4个抗旱指标均最大,与另外3种品种间差异显著;金边扶芳藤的上述4个指标最小与另外3个品种间差异也显著。同时得出扶芳藤茎和叶片的表皮细胞外壁的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方式等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相关。4个扶芳藤品种的抗旱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宽瓣扶芳藤﹥红脉扶芳藤﹥紫红扶芳藤﹥金边扶芳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