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寻找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相关的变异,为开发冬春性品种的鉴定开发分子辅助标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FLCsBr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三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FLCsBr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FLC1主要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FLC2和 BrFLC3上。Br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相似文献   
32.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 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 FLC1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 FLC2和Br FLC3上。Br 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 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相似文献   
33.
钱武 《中国麻业》1984,(3):13-14
黄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两百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由于种劣和耕作水平低,不讲究科学种麻,亩产只有200多斤,建国30多年来,我县麻区广大群众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开展以推广良种为重点的科学种麻实验活动,改革耕作制度,推广高产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科学种麻的技术水平。黄麻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面积有  相似文献   
34.
一台东方红-70机车工作了较长时间,机车工作时有机油不断从机油量油尺孔中冒出.无负荷运转时情况稍好。停车检查油底壳中的油面在规定的范围内,经进一步检查原来是气门罩盖上通气孔被灰土堵塞所致。该机车长时间工作在尘土较大的环境中,机手在对机车保养时,  相似文献   
35.
北方旱寒区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与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北方寒旱区的抗寒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于大面积种植的优良抗寒冬油菜品种。本研究采用多点试验,对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的越冬率、产量、经济性状及生育期进行比较,分析其抗寒性和适应性。结果在北方旱寒区纬度29°36′~43°55′、海拔35~3 650m、极端最低气温-16.5~-41.5℃、年平均气温6.5~11.5℃、年平均降水量42~700mm、无霜期110~200d的地区,不同品种的越冬率和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的越冬率和产量也不相同,但12个品种(系)在各试验点均可表现出强的特殊适应性,越冬品种在不同试点均能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并且收获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适合倒茬,能够提高复种指数。综合分析表明:在12份供试材料中,陇油6号、陇油7号、07兰MXW-1-3由于具有越冬安全性(越冬率82.73%~89.13%),增产明显(产量2 574.76~2 709.11kg·hm-2),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是最适合在甘肃、新疆、西藏、山西、北京、辽宁等北方寒区种植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  相似文献   
36.
1.黄麻叶柄色、叶形、腋芽均属质量性状,据观察红叶柄、长叶形、有腋芽在F1代均呈显性。2.黄麻的叶柄色、叶形、腋芽在F2的分离规律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两对相对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三对相对性状有八种表现型,比例为27:9:9:9:3:3:3:1。这是基本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同时也说明这些性状各为一对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