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于2015~201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减量施肥与不同营养补偿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常规施肥技术与减量施肥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添加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微量元素肥不同处理比较分析,考察水稻在减量施肥模式下营养补偿技术措施与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性状指标的关系,揭示其对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肥料减量施用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2.
于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与常规施肥技术相比较,考察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处理对水稻生育期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相关指标,揭示了水稻叶龄诊断调控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产栽培过程中植株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灌溉水减量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土地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 NK3-4对水稻立枯病菌(尖孢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的拮抗活性、作用机理及对立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NK3-4对尖孢镰孢菌及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4.4%和85.7%,并抑制了病原菌色素生成、破坏了菌丝细胞壁、降低了孢子产量(降低95.0%),抑制了孢子萌发(抑制率91.6%)。尖孢镰孢菌毒土条件下,NK3-4菌液浸种结合拌土处理使水稻出苗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禾谷镰孢菌毒土条件下,NK3-4对水稻出苗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出苗后7 d,NK3-4浸种使高于1 cm幼苗的比率提高了39.8个百分点,拌土处理提高了21.3个百分点,浸种结合拌土提高了46.3个百分点。无论是尖孢镰孢菌还是禾谷镰孢菌毒土胁迫下,NK3-4菌液处理均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降低发病率。尤其是NK3-4菌液浸种结合拌土处理,使尖孢镰孢菌胁迫下的水稻根长增长了5.0倍,对立枯病防效达到了80.5%。NK3-4对镰孢菌的拮抗机制为抑制菌丝生长、破坏菌丝细胞壁、抑制色素生成、抑制分生孢子萌发。NK3-4可通过减轻病原菌对水稻生长的胁迫防治...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改良土壤和生物防治两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微生物可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吸收重金属、降解农药残留等作用改良土壤;微生物还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具有生物防治的功能.微生物因能够克服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持续过量施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正>植物病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依靠化学手段对其进行防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威胁人类健康、污染环境、对非目标生物毒害及易使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等问题,导致其应用受到各种限制。而生物农药因其高效、低毒、易降解等优点,能够克服化学农药的缺陷,极具发展潜力。目前,中国的生物农药产品主要是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不到十分之一,推测微生物杀菌剂是微生物杀虫剂后的另一种商业开发类型。研究对植用微生物杀菌剂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指出了当前植用微生物杀菌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最适用量,本文采用小区试验法,施用自主发酵有机肥,有机肥用量为2.5,7.5,15.0,22.5 t·hm~(-2)四个水平,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能促进水稻分蘖,植株长势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弱于常规施肥,在抽穗-灌浆期则优于常规施肥,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干物质积累、叶片数及叶面积,其中有机肥15.0 t·hm~(-2)+50%常规施肥、有机肥22.5 t·hm~(-2)+50%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有机肥配施化肥延缓了抽穗进程,抽穗率在抽穗末期低于常规施肥;有机肥15 t·hm~(-2)+50%常规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4.7%,差异显著(P0.05),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值来看,有机肥用量越高,肥料成本越高,效益值越低,从提高产量、保证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有机肥15 t·hm~(-2)+50%常规施肥为最适配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减量施肥造成北方寒地水稻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的问题,以纳米碳增效剂为材料,采用仪器快速检测和植株常规测定分析方法,研究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和减量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模式(SM-A)、减施氮肥10% (SM-B)和减施氮肥20% (SM-C)对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以SM-B增幅最大,SM-A次之,SM-C最小;SM-A、SM-B和SM-C增加经济效益分别为563.56 Y/hm2、1374.20 Y/hm2和-1391.08 Y/hm2,以SM-B增效值最高。本研究表明,SM-B能改善生育期光合生理特性,提高植株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是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减量施肥安全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北方寒地绿色水稻栽培生产中存在的单一绿色防控能力弱和模式组装应用效果差等问题,采用核心区、辐射区和常规区示范推广方式,探讨了不同绿色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区相比,核心区与辐射区水稻产量要低,其中核心区差异达显著水平;功能性元素镁、硒、锌含量显著提高,稻米加工品质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核心区和辐射区较常规区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7 682元/hm2和5 670元/hm2,且核心区稻米符合A级绿色产品标准。可见,绿色栽培技术模式是适于寒地水稻推广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正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三大生产国,年生产量占全球的18%~([1])。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