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羟基喜树碱含量方法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羟基喜树碱含量检测方法,系统讨论了用超声法从喜树果实中提取羟基喜树碱用以制备分析样品的方法。采用HIQ sil C18柱(4.6×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3:7,V:V),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66 nm。确定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60℃提取50 min。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62.
栽培密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2004年5月,将温室培养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scne)幼苗按照5种栽培密度(11、16、25、44、100株·m-2)移栽到田间,并于2004年9月中旬采收.我们对喜树幼苗的生长(包括株高和冠幅)、生物量分配、喜树碱含量和产量进行了研究.就5种栽培密度而言,喜树幼苗生物量、株高、冠幅及总叶面积均在密度为25株·m-2时最大.嫩叶喜树碱含量高于喜树幼苗其它各器官的喜树碱含量并且随栽培密度的改变有明显变化,在100株·m-2时达到最大,但其它器官喜树碱含量随栽培密度的变化不显著.栽培密度为25株·m-2时,喜树碱积累显著增强.结果显示,为得到较高喜树碱含量的喜树原料,喜树幼苗的最适栽培密度应为25株·m-2.  相似文献   
63.
松嫩盐碱草地26种植物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雪  陈飞  岳英男  阎秀峰 《草业科学》2015,(12):2008-2020
为阐明松嫩盐碱草地主要盐生植物根围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多样性,本研究于2013年7月在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南部松嫩盐碱草地采集了11科26种植物根系和根际土壤,分离出5属40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为优势属,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 radices)为优势种.蔓委陵菜(Potentilla flagellaris)根围孢子密度最大,达986.o cfu·kg-1,扁蓄蓼(Polygonum aviculare)根围孢子密度最低,仅有452.3 cfu·kg-1.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根围AM真菌种类最丰富,Shannon-Weiner指数(H)达到1.43.pH值与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度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量与孢子密度、物种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Shannon-Weine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量与孢子密度、物种丰度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64.
萝卜芥子油苷组分及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PLC-MS联用分析法,对‘心里美’萝卜(RaphanussativusL.)芽、叶片以及肉质根中芥子油苷的组分与含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芽、叶片和根的芥子油苷组分相同,均检测出8种芥子油苷,其中脂肪族芥子油苷5种(4-甲基亚磺酰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2-羟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乙基芥子油苷、4-甲硫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和6-庚烯基芥子油苷),吲哚族芥子油苷3种(1-甲氧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和4-羟基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芥子油苷含量在萝卜芽、叶片和肉质根中差异很大,肉质根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高于萝卜芽和叶片。在肉质根和芽中,4-甲硫基-3-丁烯基芥子油苷是主要的芥子油苷,分别占芥子油苷总含量的75.5%和71.5%;而在叶片中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是主要芥子油苷,占芥子油苷总含量的57.1%。  相似文献   
65.
喜树幼苗根尖细胞微管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观察了喜树幼苗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微管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喜树幼苗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微管围绕细胞核密集分布,方向随机排列,伸长区细胞的微管聚集在细胞的两极,而成熟区细胞微管呈现规则的斜向平行结构或螺旋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66.
Na2CO3对星星草种子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星星草种子萌发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吸涨后迅速增加,到第4d达到高峰,随后稳中略降,至第8d后又开始上升。在Na2CO3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并与Na2C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较低浓度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星星草种子萌发逐渐增加,浓度大于3.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很小,在萌发第7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Na2CO3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7.
为了测定微量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样品中的喜树碱含量,建立了HPLC—荧光检测测定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4∶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53 nm)。结果表明:喜树碱质量浓度在20~800μ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1.88%。这一方法仅需2 mg干质量植物样品即可实现对喜树碱含量的测定,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精确可靠,为微量植物材料中喜树碱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以不同浓度(NaCl,100、200、300、400 mmol.L-1和NaHCO3,50、100、150、200 mmol.L-1)盐胁迫的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幼苗为处理,以不施加盐胁迫的角果碱蓬幼苗为对照,比较不同浓度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HCO3)对角果碱蓬光合、叶绿素荧光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角果碱蓬幼苗的鲜质量及干质量均逐渐降低;净光合速率在较低盐碱浓度(≤200 mmol.L-1NaCl或≤100 mmol.L-1NaHCO3)时变化不显著,但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显著;胞间CO2摩尔分数变化不明显;初始荧光F0逐渐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II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在较低盐碱浓度下,角果碱蓬幼苗仍可维持光合系统功能,但较高浓度的盐碱胁迫抑制了角果碱蓬幼苗的光合作用,影响了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9.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优质牧草,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NaCl,NaHCO3和PEG分别模拟土壤的盐、碱和干旱条件以明确基于相同水势的不同胁迫特征对虎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胁迫处理下,随着水势的降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以及芽长与根长均不断下降,且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盐胁迫处理下,虎尾草种子复萌率在-1.2Mpa最高,干旱胁迫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80%以上也可以继续萌发,但在此水势的碱胁迫中未发芽的虎尾草种子均难以复萌。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和干旱胁迫对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高pH作用,碱胁迫对虎尾草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盐胁迫与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70.
以烤烟龙江911品种为材料,测定了田间生长的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烟碱、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含氮化合物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烤烟叶片烟碱质量分数从移栽后15 d开始逐渐升高,到采收前达到最大值,下部叶片的烟碱质量分数高于中、上部叶片。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移栽后呈下降趋势,蛋白质的下降速率比游离氨基酸高。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与烟碱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