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9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81.
内蒙古野生苜蓿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属(Medicage L)植物全世界有65种,分布很广,野生和栽培种均有。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苜蓿种质资源,对解决当前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可种植推广的牧草品种单调、缺乏主要草种问题至关重要。内蒙古地区野生苜蓿有黄花苜蓿、阿拉善苜蓿、天蓝苜蓿。野生苜蓿的开发利用对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旱作人工草地建植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干旱草原区建植旱作人工草地的试验,筛选出了蒙古冰草、紫花苜蓿、花花草木沙打旺4种适于建植旱作人工草地的草种,以及蒙古冰草、老芒麦2种适于建植旱作种子田的牧草,同时对其建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建成的人工草地,其草地生产力是原来的7倍,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比为1:4.72。  相似文献   
83.
干旱环境中,植物在种子期对极端环境的忍耐能力最大,而幼苗期忍耐能力最小。幼苗为适应环境几乎耗尽自身能量,完全依赖自身的抗逆能力不能完全得到健壮的植株和理想的建植效果。由此,本研究设计华北驼绒藜种子覆膜直播试验,通过播深、水分和施肥等不同处理,研究其在干旱荒漠草原区建植的技术。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易于浅播种,播深适宜1~2cm。覆膜直播利于提高幼苗的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分别高于对照8.32%和13.12%。水分是决定成苗率的重要因素,适度的干旱促进根系深长生长。施种肥对华北驼绒藜成苗有促进作用,对当年的地上生物产量较大。  相似文献   
84.
驼绒藜属植物属于耐寒、耐旱、耐贫瘠、耐风蚀、繁殖力强的喜沙半灌木.综述了驼绒藜属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从采种与种子处理、地块的选择与整地、播种与育苗、草地的培育、苗期的管护等方面介绍了驼绒藜属植物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5.
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 (J.F.Gmel.) Reveal et Holmgren],又名白柠角,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地带.驼绒藜是耐旱、抗寒、高产、优质的半灌木优良牧草,其当年枝及叶片等为各类家畜喜食.综述了驼绒藜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驼绒藜的植苗移栽、直播、营养钵植苗等播种方法,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从华北驼绒藜的种子特性、生长发育速度、生长期和产量、根系的生长状况、生长分布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华北驼绒藜是良好的饲用半灌木,分析了华北驼绒藜的营养成分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这些营养成分对畜禽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华北驼绒藜枝叶繁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钙,为羊、马、骆驼等家畜所喜食.其茎叶在冷季保存良好,并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的特性,是干旱地区的优等半灌木饲草,也是建植灌草结合旱作草地的重要草种之一.概述了华北驼绒藜的开发利用、形态特征、生态型与细胞学研究、生长发育、适应性和生境条件、建植技术与草地管理、营养价值,并介绍了华北驼绒藜的同属植物,以期为更好地推广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华北驼绒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研究华北驼绒藜种子在室内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处理条件下的萌发试验和田间发芽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不存在休眠,种子萌发完全响应于某一次降水,种子萌发对成苗没有障碍;随着种子贮藏年限的增加,发芽率明显下降;在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区,田间种子发芽需要时间积累,一般为22℃.  相似文献   
89.
乌兰察布型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 (Losinsk.)Tsien et C.G.Ma cv.Wulanchabu]是采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和后旗、四子王旗荒漠草原野生的华北驼绒藜种子,经10多年引种驯化栽培选育而成的新品种.选择性能优良的植株采收种子,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四子王基地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推广应用.研究发现,该品种具有以下优点:①植株高大,根系发达;②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③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在驯化选育的过程中,对驼绒藜属内的植物及其他牧草在干旱地区的建植进行了对比,结果该品种显示出苗率高、成苗率高、产量高且稳定的特点,育苗建植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生态治理和改良盐荒地方面表现优异.生产利用中主要推广小面积育苗大面积移栽技术种植乌兰察布型华北驼绒藜.  相似文献   
90.
华北驼绒藜枝叶繁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钙,为羊、马、骆驼等家畜所喜食。其茎叶在冷季保存良好,并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的特性,是干旱地区的优等半灌木饲草,也是建植灌草结合旱作草地的重要草种之一。概述了华北驼绒藜的开发利用、形态特征、生态型与细胞学研究、生长发育、适应性和生境条件、建植技术与草地管理、营养价值,并介绍了华北驼绒藜的同属植物,以期为更好地推广种植和合理开发利用华北驼绒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