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稻杰有效成分22.5g/hm2喷雾法防除直播水稻田稗草、节节菜、陌上菜、丁香蓼和水莎草,药后50d防效达99.0%;有效成分37.5g/hm2药土法防除稗草、陌上菜、丁香蓼和水莎草,药后50d防效达83.2%。稻杰与苄嘧磺隆混用可提高对杂草的防除效果。稻杰喷雾法和药土法施药对直播水稻都安全。  相似文献   
62.
水稻恶苗病是重要的水稻病害。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进行了新型药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浸种试验,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等试验评价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浸种48 h对杂交稻芽和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出芽率无显著影响。药剂筛选试验发现,各处理2 a防治效果不稳定,但当前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不佳,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8 000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和1 000倍各小区均未查到恶苗病病株。0.3%四霉素水剂和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可以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63.
通过2005~2007年灰飞虱灯下、田间种群数量消长变化调查和防治适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等,明确嘉兴市水稻灰飞虱年发生6代,全年种群数量高峰在5月上、中旬和10月上、中旬。前者引起条纹叶枯病的流行,后者直接上穗为害。在水稻灰飞虱的防治上,苗期应以“治虫防病”为主,穗期应以“适期防治”为重点,在水稻齐穗后10d左右应用毒死蜱、毗蚜酮等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4.
陆强  杨红瑶  万有武  邢志豪  周达彪 《花卉》2020,(24):141-14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街景的重要部分,涉及城市整体的规划、生态环境设计以及园林园艺等专业理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很多的破坏,人们在居住环境中对绿色植物有了更多的渴望,城市园林作为城市景观规划中唯一一个就有生命体的基础设施,除了要从生态适应性中统一,还应该体现植物本身的群体美和意境美。本文将对绿化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稻田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a H.B.K.危害十分严重。采用盆栽法首次测定了耳叶水苋对苄嘧磺隆等药剂的抗性水平,同时分析了其抗性和敏感种群间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的DNA序列及其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采自浙江嘉兴(JX110)、江苏苏州(JS039)、浙江宁波(NB0143-05)和安徽广德(AH014)的耳叶水苋生物型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指数(RI)分别为67.90、17.59、44.63和8.37,对苄嘧磺隆表现出中高水平抗性的生物型对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及咪唑乙烟酸也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获得了耳叶水苋ALS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2235 bp,编码667个氨基酸,仅发现NB0143-05等3种抗性生物型ALS酶的氨基酸序列非保守区第93位的亮氨酸被脯氨酸取代。然而,NB0143-05的ALS酶对ALS抑制剂的敏感性大幅度降低(RI 37.04),且在苄嘧磺隆处理后4 d的ALS基因表达量是敏感生物型(HZ001)的1.86倍。这表明,ALS酶对药剂的敏感性降低以及被苄嘧磺隆诱导后ALS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很可能是耳叶水苋生物型NB0143-05对ALS抑制剂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6.
5%锐劲特SC等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锐劲特SC等药剂进行了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仍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在卵孵化高峰期667m^2用30~40ml,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的为害,保苗效果在95%以上。三唑磷类农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尤其是三代二化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山西省种植的不同株型的五个玉米品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群体内冠层叶面积的铅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冠层的叶面积指数的铅直分布状况符合逻辑斯谛方程。此外,还对不同品种的冠层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玉米高产群体的冠层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68.
为进一步验证早熟晚粳新品系"青香软粳"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等相关特征特性与"南粳46"的差异性,于2013年对"青香软粳"和"南粳46"进行了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香软粳"的丰产性好,抗性较好,其籽粒灌浆整齐一致、速度快、周期较短、成熟较早,能有效缓解当前水稻主推品种收获期集中、二麦播期偏迟的矛盾,缓解规模户稻麦生产季节矛盾,是早、中、晚品种搭配的理想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9.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是瓜类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卯菌纲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它寄生黄瓜后引起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长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能影响黄瓜的生长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棚栽培由于人为创造的特殊生态环境,如湿度高、温差小等,特别是高湿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20%异丙威EC防治晚稻4代稻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2 0 %异丙威乳油 15 0 0~ 3 0 0 0ml/hm2 在水稻 4代稻虱始盛期施用 ,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 4代稻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持效期在 14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