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   
52.
在中上等土壤肥力下,对百玉2号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百玉2号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特点是前期增长缓慢,中后期增长较快。前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占全株的73%;中期干物质重为:叶(40.55%),茎(30.25%),根(14.30%),雄穗(5.20%),雌穗(9.70%)。后期生殖器官成为光合产物的主要分配中心,营养物质向果穗运转。叶片干物质重在灌浆中期比率下降为25.99%但绝对值达高峰值,灌浆中后期百玉2号千粒重日增量平均达到8.11g,比对照郑单958平均日增量7.44g增加0.67g,增长率9.01%。重视并加强百玉2号的中后期管理,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3.
玉米种子活力田间测定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以12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35个杂交组合,对种子出苗势、出苗率、出苗指数、活力指数等种子活力指标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亲本种子活力4个性状间及同一性状12个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2个亲本自交系中K1516的GCA效应表现最优,A3519表现最差;种子活力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与GCA效应之间关系复杂,不能依靠双亲的GCA效应来推断其后代的SCA效应;种子活力各指标的广义遗传力都超过50%,狭义遗传力均超过30%,并且加性效应都大于非加性效应,表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种子活力早代选择的依据;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很低。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和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桥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D1)、67 500株(D2)和82 500株(D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处理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的鲜重、体积和干重变化,并分析各阶段的灌浆速率和产量高低。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现"慢-快-慢"的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3个品种的百粒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比较以先玉335各密度下灌浆特性较优。灌浆1个月左右,郑单958和桥玉8号的灌浆速率较高,之后先玉335灌浆速率较高。3个品种最终产量以先玉335较高;不同密度比较,3个品种均为中低密度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5.
钙和赤霉素对棉花种子发芽力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2+和GA处理液对棉花种子发芽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A和Ca2+可显著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以100ppMGA和1%Ca2+ 浓度处理效果较好。药剂复合处理以50ppMGA+1% Ca2+和100ppMGA+0.1% Ca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6.
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择6个玉米杂交种,用20%福·克悬浮玉米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包衣和不包衣的配对试验表明:该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可加速玉米苗期生长,显著增加玉米播种后30d的株高、叶龄,显著增加根条数和根系活力,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玉米的抗倒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57.
不同玉米品种冠层光分布和湿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以课题组新培育的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与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003、006、009、055、097、117、120、167、566、567、572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杂交组合133×579、012×566、053×567、117×566、006×565、012×579、097×565、167×576、188×572表现优良,可进一步进行试验;株高和雄穗分枝数适合进行早代选择,穗位高和穗粗等其他8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雄穗大小和雌穗大小呈正相关关系.评估了所选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价值,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玉米杂交种不同产量水平穗部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近3a(2008-2010年)参加60 000株/hm2密度组区域试验的低、中、高3个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期为选育耐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6 000~7 500kg/hm2较低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穗粗和穗长;在7 500~9 000kg/hm2产量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出籽率、穗长、千粒重、穗粗和行粒数;在9 000kg/hm2以上高产水平,对产量直接作用比较大的有穗长、虚尖长、行粒数、穗粗、轴粗,净效应值比较大的有穗长、千粒重、出籽率和轴粗。由此可见,在选育耐密植的高产(9 000kg/hm2以上)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穗长、穗粗、出籽率和千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60.
在中上等土壤肥力下,对百玉1号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与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百玉1号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特点表现出前期增长缓慢,中后期增长较快.前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占全株的67%;中期干物质重为:叶(45.96%)、茎(32.63%)、根(12.65%)、雄穗(5.17%)、雌穗(4.37%).后期生殖器官成为光合产物的主要分配中心,营养物质向果穗运转.叶片干物质重在灌浆中期比率下降为27.22%,但绝对值达高峰值,灌浆后期百玉1号千粒重日增量平均达到7.12g,比对照郑单958千粒重日增量(平均5.88 g)增加1.24 g,增长率21.09%.加强百玉1号的中后期管理,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