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尼罗罗非鱼的细菌人工染色体基因文库中提取和纯化含有卵巢和脑芳香化酶基因的重组质粒DNA,通过简并PCR制备芳香化酶基因原位杂交探针,并用荧光素进行标记。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卵巢和脑芳香化酶基因位于2对不同的小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结果提示:芳香化酶基因不是尼罗罗非鱼主要的性别决定基因。  相似文献   
12.
以雄性奥利亚罗非鱼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对鱼类精巢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染毒TBT(剂量分别为0、1、3、5、10μg·kg-1体重),取染毒后的精巢,一部分用于制备石蜡切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TEL法)进行细胞凋亡分析,另一部分用于研究TBT对精巢细胞Ca2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毒后24和48h,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罗非鱼精巢细胞凋亡率先增高后降低,在5μg·kg-1体重时达最高;染毒后96h,相应细胞凋亡率先降低后升高,在5μg·kg-1体重时最低。与之相对应的精巢细胞Ca2 -ATP酶活性,低剂量组(1~3μg·kg-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试验剂量范围内,Ca2 -ATP酶活性随着注射剂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静态试验法,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有关急性毒性方法测定邻二氯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邻二氯苯对斑马鱼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5.13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0.51 mg/L.[结论]根据鱼类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邻二氯苯属于高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养殖池塘系统反硝化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陈述了反硝化作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池塘中肯定存在的和很可能存在的一些反硝化菌进行了列举;重点对池塘中的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和池塘作为一些大水体的模拟生境的特殊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一些重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感染症的防治。近年来,其长期大量的使用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导致其进入了一个争议阶段。鉴于现阶段抗生素在病害防治上的不可完全替代性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的弊端,笔者就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现状、药物残留、耐药性及其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和膳食风险评价)进行综述,并对其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促进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综述了国内外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和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发展概况,归纳了常用的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总结了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项目中运用的技术,分析了现有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全面的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和修复措施的建议,以期为从事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鱼腥草-薄荷-空心菜"三明治模型浮床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开展水质净化研究。[方法]2017年6—10月对鱼腥草、薄荷、空心菜进行三明治模型不同配比(植物种植比例为1∶1∶1,占比10%和20%)研究,测定COD_(Mn)、Chla、TN、NH4+-N、NO_3~--N、NO_2~--N、TP、PO_4~(3-)-P等水质指标和底质TN、TP指标。[结果]2017年7—9月三明治塘COD_(Mn)、Chla、TN、NO_2~--N、TP、PO_4~(3-)-P显著下降,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好,种植初期和后期容易造成水质TN、Chla等指标上升。[结论]构建三明治浮床时,10%浮床种植面积的净水效果较20%浮床种植面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膳食品质,鲈鱼、乌鳢、鳜鱼等几种肉食性鱼类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目前,这几种经济鱼类正处在从传统池塘养殖向池塘工程化养殖和从饲喂冰鲜饵料向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已有研究总结了这几种主要淡水水产品的养殖现状及具体评价营养价值的指标,并对其养殖模式转换过程中的营养价值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了综述。讨论总结后发现,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鲈鱼、鳜鱼等经济鱼类营养价值特别是蛋白质品质低于投喂冰鲜饵料的。而池塘循环水养殖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对这几种肉食性鱼类营养价值的影响尚不明确。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池塘循环水养殖能够有效改善水质,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害物质积累。所以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对这几种经济鱼类食用品质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主要淡水水产品在养殖模式转换过程中营养价值形成机制进行综述,为推行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一、EM菌的作用1.调控水质在水产养殖中,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存在随意添加饲料、滥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随意增加养殖密度等现象,造成养殖水体污染严重,使整个封闭的生态环境失调。研究表明,EM菌不仅可以提高水生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砷形态在水产品中的毒理及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砷形态化合物在水产品体内的毒力大小、毒理效应和转化机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二十年几种常见砷化合物在水产品中蓄积规律的研究,发现在所有砷化合物中,无机砷的毒性往往大于有机砷,但也有研究发现三价态的有机砷MMA毒性比无机砷高数几倍;在对水产品体内不同砷化合物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可以得出有机砷是主要的存在形式。但研究也还存在不足,对水产品的砷含量研究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海产品类,今后还需要加大对淡水性水产品类砷含量以及蓄积规律的研究力度。本文主要阐述了砷的几种常见形态As3+、As5+、DMA、MMA、AsB、AsC、TMAO、TETRA(TMAs+)、砷糖和砷脂间的毒力大小比较及其毒性产生机理、环境中砷元素的来源和砷形态在水产品内的迁移、转化、代谢机理,旨在不同价态砷化合物在水产品中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