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7篇
  4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1.
以普通荞麦(F.esculentum)25个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植株为亲本,成对进行人工杂交,构建了13个杂交子一代分离群体.通过对这些群体各植株进行形态性状考察,探讨了普通荞麦8对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花药大小(正常、小)、主茎木质化3对性状表现出单基因遗传模式,花被片正面颜色(粉红、白)、瘦果棱形状(圆、尖)、瘦果棱初期颜色(红、绿)、瘦果初期颜色(浅红、浅绿)4对性状均为显性互补基因遗传.主茎木质化基因与落粒基因、瘦果棱初期颜色基因、瘦果初期颜色基因、瘦果棱形状基因之间,落粒基因与瘦果棱初期颜色基因、瘦果初期颜色基因、瘦果棱形状基因之间,瘦果初期颜色基因与瘦果棱形状基因之间,以及瘦果棱形状基因与花药大小基因、花被片正面颜色基因之间,均表现为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多年生荞麦和一年生荞麦根系中内源激素和各项生理指标差异关键时期,比较其不同发育期根系中3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含量和7种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结果表明,多年生荞麦与一年生荞麦根系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酶活性指标存在不同变化趋势,多年生和一年生荞麦根系差异关键时期在初花期,这一时期IAA、GA、POD、GST和APX 5个指标出现转折点.相关分析表明,10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划分为3类,第一类包含IAA、GA和GR 3个指标,第二类包含CAT、CTK、POD、GST和APX 5个指标,第三类包含SOD和GPX 2个指标.  相似文献   
43.
淫羊藿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目前记载有55种,80%为中国特有种,贵州、四川、湖北等为淫羊藿属植物的变异中心.本研究对主要来自于四川、贵州的17种淫羊藿植物进行了较系统的RAPD标记研究,建立了淫羊藿植物DNA标记系统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遗传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关系密切,并支持了将中国种类划分为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  相似文献   
44.
筛选促进荞麦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的虫生真菌菌株,为研究虫生真菌对荞麦的促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4种虫生真菌16株菌株的芽孢子和分生孢子悬液以1×106个/mL的浓度浸种2个品种6个品系的荞麦种子,获得对荞麦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的虫生真菌菌株。结果表明,16株虫生真菌菌株均可提高荞麦种子的萌发率、芽长和芽直径长度,且对米苦荞种子的促生作用大于甜荞;多数分生孢子对萌发率、芽直径的促生作用较芽孢子效果好,多数芽孢子对荞麦芽长的促生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5.
利用SDS-PAGE和银染检测技术,对我国苦荞、甜荞、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6种常见粮食粉的种子蛋白亚基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结果发现:甜荞品种间种子蛋白亚基丰富,并显示高度变异性;苦荞种子蛋白质亚基不如甜荞丰富,各品种蛋白亚基变异性不高;荞麦在种子蛋白亚基指纹上与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粮食粉均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不同粮食作物种子粉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不同品种荞麦蛋白质和黄酮含量与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8个荞麦品种在全国17个栽培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变化,以期进一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荞麦品种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养麦籽粒黄酮含量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荞麦黄酮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 ~2.479%,平均值为1.676%;荞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253%~15.723%,平均值为7.672%.不同品种黄酮、蛋白质含量变异与生态因子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明不同荞麦品种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47.
为了阐明同核不同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之间酯酶同工酶的异同,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T型、Q型、AL型三种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等合计35个材料的孕穗期旗叶和幼小穗中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持系与恢复系在旗叶和幼小穗的酯酶同工酶上未发现明显差异。但不同不育系(TA92-8、QA92-8、AL92-8)之间以及与其同核保持系(绵阳92-8)之间存在差异。其中,Q型不育系在旗叶和幼小穗酯酶同工酶上与同核保持系一致,但T型、AL型不育系比其保持系多2条旗叶期酯酶同工酶谱带(ESTa-8,9)。上述结果说明,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谱带差异可能与特定核质互作有关。本研究为T型、Q型、AL型不育系的区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不同产地苦荞籽粒中总黄酮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不同苦荞资源间黄酮含量的差异,以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资源为试验材料,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测定了各苦荞籽粒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35份苦荞资源的黄酮含量为2.19%~4.02%,平均为3.12%;不同产地苦荞的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以贵州六盘水的苦荞种子中黄酮含量最高,为3.79%,原产陕西的苦荞黄酮含量最低,为2.9...  相似文献   
49.
马红  陈庆富  黄凯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50-4951
[目的]为茭白的食疗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茭白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肥和无机肥处理的不同规格茭白肉质茎对重金属离子Pb2+和Cd2+束缚能力的影响。[结果]随茭白肉质茎的膨大,2个茭白品种对Pb2+和Cd2+的最大束缚量和最小束缚浓度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肥料处理间以有机肥处理时茭白肉质茎对Pb2+和Cd2+的束缚能力明显强于无机肥处理;品种间存在差异,以葑红早对Pb2+和Cd2+的束缚能力同比强于蒋墅茭。[结论]茭白肉质茎对Pb2+和Cd2+具有较强的束缚能力,是一种优质蔬菜。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