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稻(Oryza sativa L.)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水稻种子萌发过程的关键环节,为探究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GA)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水稻糊粉层PCD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优Ⅱ128"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染色方法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对Os VPEs表达水平、VPE(vacuolar processing enzyme)活性以及水稻糊粉层细胞存活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萌发水稻种子及其胚、糊粉层中,Os VPE3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Os VPE1、Os VPE2和Os VPE4,并且水稻糊粉层中的Os VPE3表达水平及其VPE活性均比水稻种子和胚的高,因此推测水稻糊粉层Os VPE3在水稻种子萌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A显著地提高Os VPE3的表达水平及VPE活性水平,比对照分别提高333%和38%,相应地降低水稻糊粉层中细胞的存活率;而ABA则显著下调Os VPE3的转录水平和降低VPE的活性,分别减少49%和36%,却明显提高糊粉层中细胞的存活率。在ABA中加入GA后,则逆转了ABA的效应。以上结果证实,GA和ABA分别通过Os VPE3促进或抑制水稻糊粉层PCD进程,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糊粉层PCD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水稻糊粉层PCD过程细胞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为探明水稻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荧光显微技术结合染色方法对不同萌发时间的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糊粉层细胞死亡过程中液泡呈现2种变化类型,液泡化的最终形态也有所差异;糊粉层细胞死亡的发生与液泡化程度紧密联系,并且与胚的生长及距离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位置效应。  相似文献   
23.
肉鸡液体饲料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畜禽液体饲料添加剂。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固体饲料添加剂相比,用液体饲料添加剂饲喂畜禽,能确保添加剂的混合均匀性,保证群体采食的一致性,提高适口性,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在国内,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畜禽液体饲料添加剂系统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配制一种新型的肉鸡液体饲料添加剂,同时进行一系列的饲养试验,以期形成能在生产中应用的定型产品。1试验设计、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本研究根据河南省豫北地区8县1市饲料资源,按线性规划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用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24.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Ⅱ优128种子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及荧光标记等手段,解析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中液泡的形态变化,揭示液泡化对PCD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糊粉层细胞PCD过程液泡的形态结构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由最初较小的蛋白贮藏液泡,逐渐相互融合成为大的液泡,之后液泡破裂消失;液泡化现象是糊粉层PCD的显著特征,且其进程会直接影响到糊粉层PCD的进程;抑制液泡融合阻缓了糊粉层PCD进程,从而影响水稻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5.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一种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的、有序的细胞自发死亡过程。通过研究禾谷类作物糊粉层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可以证明糊粉层PCD是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的一个关键性事件。本文从禾谷类作物糊粉层PCD的特征、植物激素与禾谷类作物糊粉层PCD的关系、活性氧协同激素在糊粉层PCD过程中的作用及NO、CO气体信号分子对延迟糊粉层细胞死亡的效应等方面对禾谷类作物糊粉层PC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混合糠中戊聚糖的化学分析测定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混合糠中戊聚糖的化学分析测定方法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陈惠萍,谭支良,邢廷铣混合糠是我国南方稻作区的重要农业副产品,一直是南方养猪的主要饲料资源之一。但是,因为米糠中含有某些营养限制性因子的影响,其营养价值相对偏低,动物对糠的利用率也就很低。...  相似文献   
27.
吴黄铭  陈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347-6348,6385
[目的]为生产长豆角无公害寻找有效的生长调节剂。[方法]在长豆角现蕾前,采用1.2和1.6 mg/ml壳聚糖溶液喷洒长豆角植株,研究其豆荚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壳聚糖有效减少了长豆角虫害的发生,提高了长豆角豆荚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并增加了单果重量、单株结荚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结论]壳聚糖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8.
在《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实验教学和考试方法上进行一些尝试和改革,对新方法的实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建立水土协调机制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矛盾状况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剖析了降水径流、植被与土体“富水层”的拦蓄机制、塘堰水库的调蓄机制的关系,提出了允许水土流失的阈值,建立协调水土矛盾机制、确保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
湖南省主要类型水稻土镉污染改良利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30.0m^2/处理),重点探讨了轻、中度污染酸紫泥、黄泥田两种类型水稻土施用钙鲜磷肥、高温碱性硅渣、腐殖酸矿粉、石灰4种改良剂的合理施用技术、改良效应与机理,并通过田间微区(1.0m^2/小区)试验,研讨了改良配合施用的改良效果,提出了2组投入强度小、降镉效果显著且对产量无影响的配合施用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