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55篇
  62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马齿形玉米种子尖端激光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玉米种子的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该文以现有尖端定向装置输出的马齿型玉米种子为对象,基于激光开关和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方法:依据马齿形玉米种子尖端窄大头宽的轮廓特征,利用激光开关传感器等部件对玉米种子的尖端朝向进行识别,并将大头朝前的玉米种子进行剔除;依据马齿形玉米种子胚面上有胚沟而反面较为平整的表面特征,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等部件对尖端朝前的玉米种子进行胚面识别。设计并搭建了玉米种子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配合现有的尖端定向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装置的尖端定向成功率达到99.1%,相比现有的尖端定向装置提升了9.5个百分点,胚面识别准确率为96.4%。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玉米种子的尖端定向,同时保证胚面识别准确率达到较高水准。该文提出的玉米种子尖端定向与胚面识别方法可为后续玉米种子的自动化定向包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选取441头广益黑猪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猪50K SNP芯片对猪耳组织DNA进行基因型分型,PLINK 1.9质控后,采用GMAT中的重复力模型进行猪繁殖性状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显著位点。结果表明:441头经产广益黑猪母猪的耳组织DNA基因分型共获得50 898个SNPs,经质控剩余46 165个SNPs位点用于关联分析;平均亲缘关系系数为–0.002 2,平均亲缘关系较远,不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层;总产仔数性状有1个SNP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达到显著相关,4个SNPs达到潜在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包括PIK3C3、ENSSSCG00000003753、MAP3K3、DCAF7;产活仔数性状有6个SNPs潜在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包括ZNF585A、ENSSSCG00000022411、ZNF784、ENSSSCG00000029007、PigE–108A11.5、PigE–108A11.3、ENSSSCG00000023343;弱仔性状有1个SNP达潜在显著关联,候选基因包括KRTAP7–1和TIAM1;经基因功能分析推测,PIK3C3、MAP3K3可能是影响猪总产仔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3.
通过调查2019-2021年乳源烟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近年乳源烟叶发展规模、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基础保障3个方面面临的挑战。结合生态环境实际,围绕如何加快乳源烟叶高质量发展进程制定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强劲发展动力,注重技术融合应用,提高质量信誉,创新烟区发展思路,加强原料保障,以促进乳源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天然矿物吸附重金属Pb~(2+),研究吸附剂量、pH、反应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吸附剂量的不断提高,初始浓度为50 mg/L与100 mg/L的重金属Pb~(2+)的吸附去除率均不断提高,而其饱和吸附量逐渐下降,天然矿物对重金属Pb~(2+)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87.67 mg/g。酸性条件下天然矿物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效果较低,而偏酸性环境吸附处理效果较好。天然矿物对Pb~(2+)的吸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天然矿物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且Pb~(2+)的吸附过程拟合结果更加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5.
将沈巷镇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TM影像图进行解译,结合ArcGIS软件平台的空间分析能力,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这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空间、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沈巷镇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5年,草地面积在5个时期没有发生变化,重心也没有偏移;水域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变化幅度不大,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且呈现出向建设用地和耕地转移的趋势;建设用地的面积一直在增加,在2010—2015年变化最大,其补充来源多为耕地,重心向东北沿江方向偏移;耕地的面积逐年减少,变化幅度较大,大部分转为建设用地。皖江承接转移示范区的成立带动了沈巷镇经济发展,促使各土地利用的转型。  相似文献   
66.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休闲农业企业的数量增加,导致休闲农业营销人才紧缺。对黑龙江省多家休闲农业企业实地调研发现,休闲农业营销人才的紧缺,使营销人员入职门槛低和应用创新成果能力较弱,是休闲农业企业经营效益弱和缺乏特色的原因。因此,企业提高营销人员应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界定休闲农业营销人员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形成模型,构建以提高休闲农业营销人员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心理契约,目的在于调动营销人员的学习意愿,从而提高休闲农业营销人员应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该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7.
国际上多个国家和组织已将农药多残留风险评估作为农药残留限量制定的依据。本文对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农药多残留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原则及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针对农药多残留风险评估的范畴、程序和方法,探讨我国目前农产品中多残留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和框架并进行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68.
<正>抗寒苹果新品种岳华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以寒富为母本,岳帅为父本杂交育成,1996年杂交,2012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命名为岳华。2018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认定为林木良种。2015年3月,平泉市尚泽果业公司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入岳华品种,以山定子作基砧,GM256作矮化中间砧,采用带分枝大苗栽植,在承德平泉冷凉地区进行引种试栽鉴定和  相似文献   
69.
植保无人机昼夜作业的雾滴沉积特性及棉蚜防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无人机在棉蚜防治过程中夜间作业雾滴沉积特性和防效未知、目标喷洒区域雾滴沉积规律不明确等问题,该研究采用P20植保无人机进行棉蚜防治试验,对比了无人机白天和夜间作业时棉花植株不同部位的雾滴沉积规律及棉蚜防效,以常规喷杆喷雾机和喷枪为对照。结果表明,无人机白天和夜间作业的雾滴沉积数量及覆盖率差异显著,相同作业参数下,夜间作业的雾滴沉积数量平均比白天多42.82%,覆盖率平均比白天增加51.04%;夜间作业的雾滴穿透性较好,棉花植株的中下层及叶片背面雾滴沉积数量均多于白天。夜间作业时,棉花植株中、下层的雾滴沉积数量平均占垂直方向上雾滴总数量的比例分别为34.79%和22.07%,白天平均占33.27%和21.89%,喷枪为29.50%和19.98%,喷杆喷雾机为43.30%和15.84%;无人机夜间作业的叶片背面雾滴沉积数量平均占正反面总雾滴沉积数量的19.80%,白天作业占14.18%,夜间比白天多39.63%,各层叶片背面的雾滴沉积数量表现为上层下层中层;总体上,无人机作业的叶片背面雾滴沉积数量比例不超过25%,喷枪及喷杆喷雾机作业的叶片背面雾滴数量少,分别占7.09%和0.20%;在棉花花铃期和蕾期作业时,为提高雾滴沉积数量和雾滴穿透性,建议将无人机作业参数设置为飞行高度1.5~2 m,飞行速度3~4 m/s,选用较大的喷洒量,因为只有无人机下压风场不削弱、雾滴不大量损失的前提下,旋翼风场才能有效促进雾滴穿透性。就雾滴沉积数量和棉蚜防效关系而言,药后第1天棉蚜减退率与叶片背面雾滴沉积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因受天敌影响药后第10天二者关联性不高。试验表明,无人机夜间作业更有利于棉蚜防治,其防效显著优于白天作业和其他2种常规设备,且农药剂量减少20%对棉蚜防效无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的合理设置提供参考,为棉蚜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干平菇、香菇及其下脚料打粉作为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淀粉混合,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膨化,后将产物粉碎,生产出营养健康的食用菌冲调粉,从而提高食用菌利用率,积极响应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食用菌粉的膨化、冲调工艺进行优化,食用菌粉挤压膨化最佳条件为:混合菌粉添加量30%,物料含水量15%,挤压膨化温度120℃;最佳冲调工艺为:粉碎程度90目菌粉、冲调加水量80mL(10g)、水温70~80℃、蔗糖添加量5%、糊精添加量3%,此条件下冲调效果较好,甜度适中,无结块,且具有食用菌香气,感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