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揭示白化茶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2b-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2b-RAD)对23份茶树种质(20份白化,3份常绿对照)进行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共获得576 193 750条高质量测序数据和56 498个高质量SNPs。系统发育树和主成分分析表明,23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1份来自贵州的大叶种,类群Ⅱ包含来自贵州的地方种质6份,类群Ⅲ包含来自浙江的14份种质和来自安徽、福建的2份种质。基于系统发育树,3个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表现为:类群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Ⅰ和类群Ⅱ、类群Ⅲ之间分别呈现中、高度的遗传分化水平。综上所述,白化茶树品种(系)存在中、高度的遗传分化,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间遗传分化更大,为白化茶树种质鉴定、资源利用和育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究茶园不同杂草防控模式的效果,寻找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的措施,为茶园杂草绿色高效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于2019~2020年在同一幼龄茶园设置清耕(CK)、间作‘茶肥1号’(T1)、防草布覆盖(T2)和黑色地膜覆盖(T3)试验,测定4个处理的杂草生物量、茶叶产量、茶叶品质成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并比较分析经济效率。结果表明,杂草生物量为CK>T3>T1>T2,CK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无显著差异,T1产量、酚氨比略低于其他处理。T1、T2、T3的土壤湿度分别为76.5%、78.2%、63.8%,显著高于CK(49.8%)。T2的土壤pH值比CK低7.3%。T1可提高土壤肥力,T2、T3可降低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土壤淀粉酶活性为T3>T1>CK>T2,T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为T1>CK>T2>T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1、T2、T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CK低3.1%、2.8%、4.9%。T1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K,T2、T3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略低于CK。T2的根际(T2R)、防草布边缘(T2WCE)和大行中间(T2MBL)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29.28、57.60和17.16 mg·g-1·24 h-1。T2WCE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T2R、T2MBL。T2MBL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T2R、T2WCE。T2MBL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T2R、T2WCE。T1、T2、T3每年每公顷总成本分别为CK的79.5%、62.6%、58.3%。可见,T2的综合效果最好,但存在有机碳、磷等元素分解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以及反硝化作用增强等问题,还需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13.
“同业对标”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同业对标”的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如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制定适宜的目标、采取可行的实施方案等等。  相似文献   
14.
茶树‘中黄3号’主要生化成分月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白化茶树品种‘中黄3号’(‘ZH3’)主要生化成分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常绿品系‘苔茶15’(‘TC15’)为对照,检测2019年5个不同月份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收集试验地采样前的半月均温(HMMTBS)、半月均降水量(HMMPBS)、半月均相对湿度(HMMRHBS),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月份2种茶树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接近,咖啡碱含量在‘ZH3’中表现稳定,而在‘TC15’中存在显著差异。‘ZH3’、‘TC15’茶多酚含量分别为7月>10月>8月>5月>4月、7月>5月>10月>8月>4月。‘ZH3’、‘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月>5月>8月>10月>7月、4月>5月>8月>7月>10月。各月份‘ZH3’茶多酚含量低于‘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TC15’;‘ZH3’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幅分别为2.6%~7.2%、9.2%~23.2%,远高于‘TC15’(2.2%~3.8%、14.7%~25.4%)。2种茶树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与3个气象因子无显著相关性。‘ZH3’游离氨基酸含量与HMMTBS、HMMPBS、HMMRHB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P<0.01)、-0.69(P<0.01)、-0.86(P<0.01),而‘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仅与HMMRHBS显著负相关(r=-0.74,P<0.01)。典型相关分析显示,3个气象因子对2种茶树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TC15’茶多酚含量影响较小;‘ZH3’、‘TC15’酚氨比分别主要受HMMRHBS、HMMPBS,‘ZH3’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主要受HMMTBS、HMMPBS影响,HMMTBS影响程度更大,‘TC15’游离氨基酸含量受影响结果与‘ZH3’类似。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水杨酸(SA)对茶树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先后分别用0、100、200、300、400、500mg/L和0、50、100、150、200 mg/L的水杨酸处理茶树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有效延缓茶树离体叶片的衰老,但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的水杨酸会导致离体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50、100、1...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无人机航拍航测技术,探索其在茶园建设初期及后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对比了传统手段与无人机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茶园建设及后期管理中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清镇市红枫山韵茶场原料生产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航拍航测及大疆智图数据处理软件,分别获取到了茶园的正射影像图、高程图以及28倍超长变焦的细节图片。以实际案例为支撑,将无人机技术与传统的调查手段相比较,就调查方式、调查成果、运用价值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最后,从无人机技术进一步地推广、普及提出相应地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与消费大国,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废弃茶梗生成,既污染环境又造成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茶梗富含纤维素、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笔者从利用的角度出发,简述了茶梗作为原料在食用菌培养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茶叶生产+茶梗+食用菌+菌渣还园+茶叶生产”综合利用方案,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明氨基酸叶面肥对黄化茶树夏秋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黄化茶树夏秋茶提质增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黄化茶树品种ʻ中黄3号ʼ为试材,设置不施叶面肥(CK)、喷施氨基酸水溶性叶面肥(氨基酸≥100 g/L、锌≥10 g/L、硼≥100 g/L,T1)、喷施活性氨基酸叶面肥(氨基酸≥100 g/L、有机质≥130 g/L、锌+硼≥100 g/L,T2)、喷施茶树叶面肥(氨基酸≥100 g/L、锌+硼≥100 g/L,T3)、水溶喷施1.8%尿素(总氮≥46.4%,T4)5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对夏秋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叶面肥处理的发芽密度、一芽二叶百芽鲜重分别大于、显著大于CK。CK产量最低,T1、T2、T3的产量分别高于T4,T1和T3产量分别略高于T2。各处里间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差异。CK的酚氨比最高,T2的酚氨比最低,T1和T2的酚氨比显著低于CK和T4,而CK、T3、T4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夏秋季T1、T2能较好地提高黄化茶树茶叶产量,改善绿茶品质,T2的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