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相似文献   
42.
香石竹枯萎病菌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选用了9种药剂对香石竹枯萎病菌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所供试的药剂中,甲基托布津在50 μg /mL的浓度条件下能够起到完全抑制病原生长的作用。其次抑菌效果比较好的分别是世高、杀毒钒、根宁,在浓度为 1 000 μg/mL情况下很好的抑制病原菌生长,生物农药类根腐净和根腐消的抑菌效果不如化学类农药。水剂农药类5%丙恶甲(SL)在浓度为500 μg /mL时能起到很好的抑菌效果,3%的广枯灵水剂抑菌效果不如丙恶甲。灭菌星对病原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1991年测定了昌宁县的21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为B13、C13、E1、E3、F1、G1等5群6个小种,与1984年测定结果相比,小种种群有所变化,其优势小种除原有的G1外,又增加了E1和E3(占总测菌株的81%).用这21个菌株分别接种于昌宁县主要栽培品种51~1,大叶桂朝、212等上,根据对各菌株的抗感反应,计算出各品种对稻瘟病的感染百分率.客观地评价了这些品种的抗瘟性.  相似文献   
44.
昆明香石竹斑驳病毒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现为叶斑驳、花碎色症状的香石竹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经电镜负染观察,该病毒为直径是28~33 nm的球状粒子,病毒提取液经紫外光测定呈典型核蛋白吸收曲线,OD260/OD280=1.70;血清学反应与CarMV抗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由此,可基本认为该病毒分离物为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 CarMV)。  相似文献   
45.
 西双版纳、保山、楚雄以及玉溪等地的感病番木瓜叶片表现为花叶或褪绿,叶片畸形,果实表面布满不规则线纹、环纹及环斑等症状。对感病番木瓜材料进行了电镜观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800nm左右的病毒粒子;设计PRSV特异性引物对感病番木瓜材料进行RT-PCR检测,获得的扩增产物和引物设计大小相符;利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没有检测到双生病毒。确定引起云南番木瓜花叶病的病原为番木瓜环斑病毒。  相似文献   
46.
云南省唐菖蒲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云南主要栽培花卉唐菖蒲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论述了唐菖蒲病毒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7.
 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 CarMV)是侵染香石竹的主要病毒之一。本试验从12 个香石竹品种中获得CarMV 分离物,通过RT-PCR 扩增包含p7、p9、CP 3 个主要基因的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发现CarMV 的p7、p9、CP 3 个基因有较高的稳定性,p7 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 10% ,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7. 81% ,其中氨基酸的第11 和14 位存在显著差异;p9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8. 80% ,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 13% ,氨基酸序列在第4 差异明显;CP 基因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7. 58% ,氨基酸的相似性为98. 43% ,氨基酸序列的第164 和331 位的变异存在相关性,整个CP 变异位点比较分散。证实p7 和p9 的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暴露与寄主互作相关的N 端,推测这是导致病毒变异,与寄主互作变异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48.
香石竹立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石竹立枯病是在香石竹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所供试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分别为最佳碳源和氮源。病原菌在5~45℃,pH 2.5~9.0条件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是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5.5;12h光照12h黑暗有利于该菌营养体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min。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是一类对营养需求不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病原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灭菌星和广枯灵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其它杀菌剂对该菌的菌丝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及核糖体蛋白基因(ribosomal protein, rp)通用引物对发生在云南元谋的花生丛枝病病株DNA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扩增获得的云南元谋花生丛枝植原体(PnWB-YNym)16S rDNA、16S-23S rDNA和23S DNA片段总长1 806 bp,rp基因扩增片段长1 171 bp。云南株系与来源于台湾和海南的花生丛枝植原体均有较高同源性。比较16S rDNA片段,发现云南株系在5个位点上与来自台湾或海南的株系存在碱基差异,其中有1个位点的差异是云南元谋株系特异的;再分别比较核糖体蛋白rplV-rpsC 2个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现云南株系rpsC编码的第194位氨基酸与台湾和海南的株系存在差异。经16S rDNA片段系统进化及iPhyClassifier在线分析,表明PnWB-YNym在分类上属于16SrII-A亚组成员,与候选种‘Candidatus Phytoplasma australasiae’相关;基于rp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PnWB-YNym与16SrII-A亚组各成员聚为同一亚进化支(iii)。  相似文献   
50.
烟草丛枝症病害表现为黄化丛枝症, 导致烤烟经济性状和产量产值明显下降. 未筛选到治疗病害的有效药剂, “治虫防病”措施的平均防效为619 % , “以治虫防病为主体, 综合防治烟草丛枝症病害技术体系” 的平均防效为869 % , 20 hm2 中心示范样板田的防效为772 % , 每hm2 挽回产量873 kg 、挽回产值11 31885 元, 确认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而可靠地控制烟草丛枝症病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