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小麦/玉米轮作不同施磷水平7年14季定位试验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探讨石灰性潮土有效磷耗竭和积累状况下土壤全磷、无机磷分级形态的变化规律,并运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与各无机磷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初始土壤相比,N0P0K0、N2P0K2处理全磷总量分别降低了15.2%,29.7%,无机磷总量降低了13.5%,11.8%,N2P2K2、N2P3K2处理全磷总量分别增加了8.2%,27.2%,无机磷总量增加了11.1%,27.8%。供试土壤无机磷含量以Ca_(10)-P、Ca_8-P为主,施用磷肥可提高Ca_2-P、Ca_8-P、Al-P、Fe-P占无机磷总量的相对比例。(2)磷耗竭状态下,植物利用的无机磷来源于缓效磷源(Ca_8-P、Al-P、Fe-P;75%)、无效磷源Ca_(10)-P(11.5%~14.0%)、速效磷源Ca_2-P(7.5%~8.9%);无机磷盈余状态下,积累的无机磷主要转化为Ca_8-P(50%~70%)、Al/Fe-P(10%~23%)、O-P(8%)、Ca_2-P(0.2%~1.8%)。(3)Ca_2-P、AlP对3种方法测得的有效磷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贡献率较大。Olsen法测定的无机磷主要是Ca_2-P、Ca_8-P,Mehlich3法主要是Ca_2-P、Ca_8-P、Al-P,阴离子交换树脂法主要是Ca_2-P、Fe-P。(4)Olsen法、Mehlich3法、树脂交换法均适于评价土壤有效磷水平,Olsen法最优。  相似文献   
82.
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鉴定手段对芽孢杆菌NY3进行分类鉴定;并将芽孢杆菌NY3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在温室条件下,研究NY3菌株对鸡毛菜(Brassica chinensis)的促生效果。依据NY3的培养性状、显微特征描述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菌株NY3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温室盆栽试验中,添加NY3菌剂的各处理生物量、叶绿素均比CK增加,其中,添加1.0 mL(T_3,有机无机复混肥+NY3菌剂1.0 mL,含芽孢杆菌1.0×10~9 CFU)增产最高,鲜重、干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28%、14.34%。  相似文献   
83.
为了筛选高毒力的生防白僵菌菌株,本研究对分离获得的4株白僵菌F1、F5、F6、F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室内检测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最后通过大田试验验证了高毒力菌株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述4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生长最快以及产孢量最高的是菌株F1,菌落呈粉状。菌株F6的分生孢子较其他菌株的分生孢子大。致病力检测结果表明,菌株F1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最强,LC50和LT50分别是2.9383×106 cfu/mL和5.79 d;其次是菌株F8,菌株F5和F6的毒力相对较弱。大田防效试验表明,菌株F1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并在花生叶片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84.
硅(Silicon,Si)是植物的有益元素,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耕地质量中起重要作用。以产量为目的的施肥结构导致土壤大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失衡以及有益元素逐渐流失或被固定。本文综述了硅在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肥料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主要研究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85.
以烟台地区苹果主栽品种烟富3为试材,通过连续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硅钙钾镁肥与黄腐酸钾配施对酸化果园土壤化学性质、果树叶片功能、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硅钙钾镁肥处理提高了土壤pH、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硅钙钾镁肥与黄腐酸钾配施后的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11.6%、24.8%、24.7%和1.55 cmol/kg。单施硅钙钾镁肥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6.05%和8.39%;硅钙钾镁肥和黄腐酸钾配施显著改善叶片功能,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11.9%和16.1%。单施硅钙钾镁肥及其与黄腐酸钾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和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4%~11.8%和11.4%~14.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8.6%~10.2%、14.1%~16.8%、10.1%~12.3%和3.2%~3.8%,差异显著。综合评价,硅钙钾镁肥可有效改良土壤,改善苹果叶片功能,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硅钙钾镁肥与黄腐酸钾配施比单施硅钙钾镁肥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6.
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眉县以七年生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以改土养地、减肥增效、增产提质为目的,开展了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方法相比,全程营养解决方案试验区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和叶片重量分别提高12.2%、6.7%、7.1%,果实硬度增加1.06 N/cm~2,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90个百分点、VC含量提高7.4%,增产2 256.5 kg/hm~2,说明该方案适于在该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7.
脲酶/硝化抑制剂减少农田土壤氮素损失的作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氮肥过量施用加剧了农田土壤氮素损失,如增加NH3挥发、N2O排放及硝酸盐淋洗等,这将降低空气和水体质量并对全球气候产生负面影响。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可延缓土壤氮素转化,降低土壤活性氮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本文重点阐述了脲酶抑制剂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DCD在农田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环境和农学效应的影响,并揭示影响其施用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NBPT与尿素或有机肥配合施用后能够减少土壤NH3挥发、N2O排放和NO3-淋洗,并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与NBPT类似,两种典型硝化抑制剂DCD和DMPP均能降低土壤N2O排放和NO3-淋洗并提高作物产量,但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增加土壤NH3挥发损失。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脲酶/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效果与抑制剂种类、降雨或灌溉量、土壤pH值和黏粒含量等因素有关。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抑制剂在不同土壤环境下的作用特征来更加科学合理地施用抑制剂。  相似文献   
88.
由腐霉菌(Pythium myriotylum)引起的生姜茎基腐病是目前危害生姜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实现生姜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治,通过亚磷酸二氢钾的室内毒力测定,观察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腐霉以及立枯丝核菌等7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亚磷酸二氢钾对小麦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白菜叶斑病菌、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显著,其中亚磷酸二氢钾对生姜茎基腐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白菜叶斑病菌,4g·L~(-1)时抑菌率达84.4%,EC_(50)=0.632 6g·L~(-1)。  相似文献   
89.
以萝卜品种"满堂红"为试材,以喷施清水、传统波尔多液为对照,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及种类的含碘铜基叶面肥对盆栽萝卜碘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铜基叶面肥的适宜浓度及种类,为生产富碘萝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施含碘铜基叶面肥土壤铜含量较传统喷施波尔多液显著降低39.10%~50.62%,但对萝卜铜含量并无显著影响,避免了铜对萝卜的毒害作用及土壤铜污染。与喷施清水处理相比,喷施1g·L~(-1)含碘酸钾的铜基叶面肥显著提高地下部碘含量93.41%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9.26%;喷施2g·L~(-1)含碘化钾的铜基叶面肥,萝卜肉质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37.87%;喷施1g·L~(-1)含碘化钾的铜基叶面肥地下部碘含量较CK显著降低44.38%,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23.75%;喷施1、2g·L~(-1)含碘化钾的铜基叶面肥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3.95%、92.68%。综上可知,萝卜喷施1g·L~(-1)含碘酸钾的铜基叶面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土壤调理剂在丘陵砂壤地甜樱桃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013~2015年3年试验表明,在丘陵砂壤土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提高甜樱桃产量,改善品质。以每666.7m~2用量75kg时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1350.8kg,比对照每666.7m~2用硫基复合肥160kg处理的高48.67%;提高了甜樱桃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提高了园地土壤的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性铁、有效锰和有效性铜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