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通过不同密度和不同氮肥用量下的群体生长发育、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分开,寻求“宁麦8号”最佳密肥条件及其组合,以充分挖掘高产潜力,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筛选大麦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对15个大麦品种13个农艺、生理、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单株分蘖数、穗长、单株粒数和穗粒数5个性状的抗旱权重值与品种抗旱相关性较大;而叶片SPAD值及籽粒水分、淀粉和粗纤维含量4个性状与抗旱相关性较小。按隶属函数综合D值将15份参试大麦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沪麦4号、晋大麦(啤)3号和鄂大麦9号抗旱性较好。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相比,隶属函数法能更全面地评价大麦品种抗旱性,为大麦抗旱新品种或新种质鉴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
茶园沼液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沼液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对茶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土壤肥力标准下,氮肥是影响茶树生长最主要因素,"沼液+化肥"能满足茶树生长所需养分;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施沼液较常规化肥节肥16.23%,增产6.67%,增值5.17%,施肥效率提高10倍以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摘要: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 %、0.3 %、0.5 %、0.7 %、0.9 %、1.1%、1.3%、1.4%和1.5%九个盐浓度梯度,对奇台红豆草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根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研究盐胁迫对红豆草的影响。试验数据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红豆草的发芽率逐渐降低,根长逐渐缩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盐浓度在1.4%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达到最高。关键词:红豆草;盐胁迫;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  相似文献   
55.
杨静  张博  陈爱萍  王玉祥 《草地学报》2014,22(5):1063-1068
以新疆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材料,观察其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细胞学特征及花蕾和花药形态特征,并研究黄花苜蓿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以期为单倍体培养(DH系)的育种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花苜蓿小孢子发育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且各时期有明显的细胞学特征;试验材料的花蕾纵径和花瓣长在小孢子发育4个时期之间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其它花器形态指标只是部分时期之间差异显著,因此花蕾纵径和花瓣长适宜作为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判断依据;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花药大小差异不显著,花药颜色变化明显,由淡黄色逐渐变为深黄色;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纵径和花瓣长度分别在3.61~4.32 mm和2.68~3.61 mm之间,此时可见花瓣微露出萼片。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山西南部夏大豆区试品种和试点特性,利用聚类、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对13个品种(系)在5个试点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组间连接法欧氏距离可将品种分为4类,其中,晋黄9号平均倒伏率最低(2.1%),百粒质量(28 g)、产量(3 121.5 kg/hm~2)均最高;不同品种和试点间产量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晋黄9号、秦豆2018显著高于晋科6号、晋青1号、徐豆14;曲沃站平均产量最高(3 736.7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试点。品种中,晋黄9号平均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8.2%);试点中,曲沃站平均产量最高(比全部试点平均值高27.1%)。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重复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水稻产量构成3要素有积极影响,有效改善了水稻生长相关性状,一定程度提高了水稻产量。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喷施氨基酸型叶面肥增产9.2%,腐殖酸型叶面肥增产8.4%,大量元素叶面肥增产7.5%。  相似文献   
58.
近年我国相关行业对于大麦需求量持续增加,如啤酒、白酒、醋、饲料、保健品行业等,大麦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以山西、甘肃、内蒙古春播大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春播大麦栽培中需要注意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尤其对3个地区二棱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在达到控水、减肥、减药的基础上,提高其整体栽培管理与技术水平,保障大麦高产优质的形成,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灌区秋浇对区域地下水水化学过程的影响。【方法】在测试八大离子(Na+、K+、Ca2+、Mg2+、SO42-、Cl-、HCO3-、CO32-)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结果】灌溉后,该灌域整体上Cl-、SO42-、K++Na+、Mg2+、HCO3-的质量浓度增大,而Ca2+质量浓度略有减小,TDS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状态;根据Piper 三线图分析,灌溉前后该区域地下水类型均以Cl-Na型为主,占比分别为75%和61%,相比灌溉前,灌溉后出现Mg-SO4-Cl 型,占比约为16.7%;由Gibbs 模式和离子比例系数图得出,该区域地下水主要受蒸发浓缩以及硅铝酸盐和蒸发岩风化溶滤作用的控制,大气降水对其影响不大。【结论】秋浇之后地下水TDS平均增加约32.9%,说明秋浇对土壤盐分的淋滤作用明显,加强秋浇之后地下水排水力度,对于提高灌区排水排盐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近几年来,由于稻田使用杀虫双类农药治虫,常发生秋期蚕儿中毒以及来年春期使用稻草作上蔟材料而引发蚕儿中毒现象。对此,有些蚕农采用添食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是医用急救药,取得较为繁琐,而且数量有限)的方法来解毒,然而这种方法对缓解家蚕中毒是否有效尚有待验证。为了获取科学依据,为此,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于2005年晚秋期进行了蚕儿杀虫双添食、薰蒸,再用盐酸肾上腺素解毒方法的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主要有杀虫双和盐酸肾上腺素。①杀虫双:18%水剂,塑瓶900g装,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②盐酸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