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6篇
  45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氨基酸厂的清洁生产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讨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意义,探讨了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在永川巨龙氨基酸厂生产中“三废”控制方面的应用,并指明该厂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噪声治理。  相似文献   
72.
铁炭微电解处理沼液能够有效降低COD 和氨氮,提高沼液可生化性。试验采用铁炭微电解对沼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条件:曝气量为3L/min,初始pH值为4,铁炭体积比为1∶1,HRT 为2.5h, COD和氨氮最高的去除率可达到56.86%,32.31%。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可知最佳试验条件:曝气量为3L/min,初始pH值为4,铁炭体积比为2∶1,HRT为2.5h。  相似文献   
73.
沼液灌溉对稻田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沼液灌溉对稻田水环境的影响,寻找安全的沼液施用量.本试验采用水稻盆栽试验,设置5个不同沼液灌溉量的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水稻生长期间共灌溉沼液9次,并在灌溉之后测定上覆水和下渗水的养分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试验研究发现,灌溉沼液期间稻田上覆水的养分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单季灌溉量为2250 mL·kg-1土的T4处理其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而各处理上覆水的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不明显;T4处理的稻田下渗水中养分含量在沼液灌溉后期急速上升,造成地下水环境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增加.综合沼液灌溉对稻田上覆水和下渗水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来看,沼液灌溉的安全施用量应控制在单季灌溉量为2250 mL·kg-1土的范围之内,使沼液灌溉对稻田水环境污染的可能性降低.  相似文献   
74.
沼液灌溉中的重金属潜在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沼液含有丰富养分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沼液灌溉不仅能消纳沼液,同时也可促进植物生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重金属元素由于人为的添加,不可避免地通过饲料畜禽粪便途径进入沼气发酵池,导致用沼液灌溉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超标。本文通过对不同沼气发酵规模和不同地区的沼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并对其污染风险进行评估,探索沼液灌溉的风险等级,以期为选择灌溉前对沼液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与样品分析,对比分析全国部分地区户用沼气池沼液和沼气工程沼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收集和监测了全国部分地区户用沼气池和沼气工程近100个沼液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数据,其中镉(Cd)、 铬(Cr)和铅(Pb)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砷(As)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汞(Hg)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用不同风险表征指数(算术均值指数、 几何均值指数、 Nemerrow指数、 单位向量指数)评估重金属的风险等级。【结果】 1)搜集的户用沼液和沼气工程沼液中重金属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户用沼液中As、 Cd、 Cr、 Hg和Pb含量的中位值分别为0.312、 0.0195、 0.183、 0.025和0.330 mg/L,沼气工程沼液分别为0.110、 0.009、 0.218、 0.004和0.131 mg/L。除As外,后者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前者。户用沼液中Cd、 Hg属高强度变异,As、 Cr和Pb属中度变异,而工程沼液中各重金属变异系数均属高强度变异。2)不同原料沼液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猪场沼液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牛场,风险相对较大。3)采用综合风险指数评价,户用沼液中Pb、 As的单位向量指数评价,属于低风险,其余重金属的各指标均小于0.2,无风险。工程沼液中Hg的算术均值指数、 几何均值指数、 Nemerrow指数、 单位向量指数均最高,按Nemerrow指数计算,工程沼液中Hg属较高风险,按均值指数和单位向量指数计算,Hg属于低风险等级。Cd的Nemerrow指数评价,属低风险,其余重金属的综合风险指数虽然随计算方法不同而变化,但其风险等级一致,均属于无风险。4)调查地区中,河南、 安徽的工程沼液中重金属的Nemerrow风险指数最大,属于较高风险,因此其沼液除了必要的物理处理外,还需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降低风险后才可进行灌溉;其次湖南、 浙江,属于低风险,这些地区沼液只需物理处理和简单化学处理后便可灌溉;其余地区Nemerrow风险指数评价,属于无风险等级。此外,内蒙古、 辽宁、 福建、 四川和重庆5个地区的户用沼液中重金属的Nemerrow风险指数均低于0.2,属于无风险状态,只需经过简单的物理处理便可直接进行灌溉。【结论】统计分析表明,沼液灌溉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发酵原料对沼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大,地域对沼液灌溉风险虽有一定影响,但南方片区与北方片区工程沼液重金属风险等级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户用沼气池沼液和沼气工程沼液中,含量相对较低的Hg、 Cd风险反而较大,建议在灌溉前通过化学方法予以去除。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畜禽粪便厌氧发酵产沼气时,不同类型粪便的交替发酵对反应体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牛粪和猪粪这两种最典型粪便的连续交替发酵实验。实验阶段,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天,第1~18天,进料为猪粪,COD先为5000 mg·L-1,后提高到10000 mg·L-1。第19~42天,交替进料为牛粪,COD先为10000 mg·L-1,后提高到15000 mg·L-1。结果表明,进料猪粪时的COD去除率为75%~88%,产气6~9 L·d-1,pH值波动范围大,增大负荷后,罐体容易酸化。而交替成牛粪后的COD去除率下降至60%,产气3~5 L·d-1,pH值经短暂缓冲后迅速恢复稳定在6.8~7.0,罐体耐负荷冲击能力较强,不易酸化。整个粪便交替过程中,产甲烷含量较高,CO2没有积累,菌群结构基本稳定,反应器运行正常,可通过提高负荷得到更高的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   
76.
重庆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了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功能区土壤As,Cd,Cr,Cu,Hg,N i,Pb,Zn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差异,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Hg和Cd,已分别达到极度生态危害水平和很强生态危害水平,其余均显示为轻度生态危害水平;不同功能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的顺序依次是: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旅游区>交通区>文教区,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均已达到很强生态危害水平,旅游区达到强度生态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论述了生态经济沟的选择、布局、营建技术措施及建设指标。  相似文献   
78.
重庆市水库富营养化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重庆市36座水库的监测,各水库chla值范围为1.59~52.3mg/m3;TP范围为0.002~0.598mg/L;TN范围为0.52~5.94mg/L;SD范围为0.48~3.2m;CODMn范围为0.75~9.3mg/L。CODMn、TN与chla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D与chla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P与chla的相关性较差,利用回归分析得出TN、SD、CODMn与chla的线性关系。利用修正的卡尔森指数对水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35座大中型水库达到富营养化的水库为27座,达到中营养的8座,贫营养水库无。通过对富营养化水库分布分析,位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水库富营养化状况比都市区和渝西地区轻。对重庆市3座大型水库的营养盐输出作了初步估算,对比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口营养盐排放量,表明仅3座大型水库排放的TN超过67个城市污水口排放量,TP排放占城市污水排放量的16%。  相似文献   
79.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全过程削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城市地表径流是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第二大污染源,也是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非点源污染源。随着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产生的过程、污染特征、影响因素、污染物类型及其来源,并从径流量、污染物和径流总量等3个层面,以及从污染物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3个环节全方位地探讨了城市径流污染的削减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0.
重庆市化肥使用与残留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集39个样本,调查研究了重庆市1998~2002年化肥使用与残留的分布特征。重庆市化肥全年使用水平为317.08 km/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都市发达圈水平最高达758.24 km/hm~2,是渝西走廊的2倍。按施肥量水平则分为高施肥量区、中施肥量区、低施肥量区。施肥量水平与粮食产出、种植业经济产出呈明显的负相关性,施肥量越高,其投入效率越低,呈现出明显的报酬递减规律。化肥当季使用水平(x)与粮食产量(y)之间的关系为一抛物线方程。化肥平均利用率为35.72%,其中高施肥量区域最低,只有32.33%,低施肥量区域则达到49.12%。化肥使用总体上基本平衡,但过量使用、基本平衡和可增加使用的区县分别有9,13,17个。都市发达圈为化肥过量使用,渝西走廊与三峡库区为基本平衡。化肥残留总量最高的是三峡库区,每年进入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氮肥约为10.31×10~3t/a,磷肥13.60×10~3t/a,严重影响了三峡水库水质。直辖后化肥当季使用水平和全年使用水平分别减少18.83%,43.28%,单位化肥的粮食产出减少28.35%,化肥利用率减少31.78%,但单位化肥的种植业经济产出增加8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