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P物质(Substance P,S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挑取阳性克隆,测序鉴定为目的片段。分别利用pGM-T质粒中T7和SP6启动子及T7和SP6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SP/pGM-T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技术,用新合成的探针探查S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testinal nerve of Remak,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鸡INR中SP-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众多,在空、回肠段和直肠段INR中的阳性细胞分别占总神经元的82.98%和98.01%。阳性细胞呈多突起的椭圆形或梭形,在INR神经节中较有规律地层状分布或成群出现,在神经节边缘分布更为密集,并且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大部分神经元有SP的mRNA转录,这些神经元作为外来的SP神经纤维可以支配到肠道和输卵管。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因为纽荷尔-52脐橙质优价高,闽侯县白沙镇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部分种植户对脐橙病虫防治方法掌握不当,造成很大部分脐橙果园病虫发生重、树势衰退、果质降低、产量下滑.  相似文献   
74.
金华县饲养肉鸡专业户陈某,1986年因喂用食盐含量高的饲料,引起2 000只肉用仔鸡发生食盐中毒,而后继发感染,死鸡700余只,直接经济损失5 000余元;1987年喂用含有结块鱼粉的饲料(鱼粉标有含盐量6.6%),又一次引起2 300多只肉鸡部分中毒。他吸取上次的教训,采取果断措施,没有发生继发感染,仅死鸡60余只,经济损失1 000余元。现将两次中毒教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应用Authorware、Photoshop和Flash等软件,成功研制开发《动物组织学》CAI课件,经过—年的使用,取得良好效果。该课件具有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形象具体而容易理解、节约课堂时间、容易操作和重复性好。建议编制一套与本课件相匹配的讲义和题库练习,以利于学生课后复习使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鸡肠Remak神经(INR)神经束的超微构造与血-神经屏障的微细形态,为进一步阐明INR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鸡肠Remak神经(INR)神经束的超微构造与血-神经屏障的微细形态。【结果】鸡INR被神经束膜分隔成许多神经束,束内既有无髓纤维又有有髓纤维,但以无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占绝对优势。雪旺氏细胞与两种神经纤维的形成与结构密切相关。神经束膜细胞突起长而薄,包绕神经束,其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发达高尔基复合体,以及以常染色质为主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结构,提示束膜细胞具有活跃的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不同于肠壁内ENS缺乏神经屏障的现象,鸡INR的神经束膜中分布有血-神经屏障,是由结构紧密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多层排列的束膜细胞形成的,且束膜细胞表面可见吞饮泡的形成,但未见不同束膜细胞之间有特殊的细胞连接。这种组成特点表明,鸡INR的血-神经屏障没有哺乳动物外周神经的严密。【结论】上述试验结果显示,鸡INR的细胞学结构既不同于肠壁内ENS,也与外周神经有差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7.
肠Remak神经(Intestinal nerve of Remak,INR)是禽类特有的一条神经节链。取鸡INR制备冰冻切片并将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INR内神经元的形态,统计神经元的数量,测量神经元的面积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不同肠段INR内神经元的形态存在差异。数量统计显示INR神经节内包含大量的神经元胞体,每只鸡的INR内神经元的总数平均为31821个,并且直肠段INR内的细胞数量最多,为27109个。空肠段INR内神经元的平均面积最大,达到478.46μm2,面积较大的神经元所占的比例也最高;而直肠段INR内单个神经元的平均面积最小,约为391.74μm2。可以推测不同段INR中神经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具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其对胃肠道功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78.
在观测了中华鳖输卵管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技术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中华鳖输卵管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鳖输卵管组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生殖季节输卵管上皮增厚,腺体肥大,分泌活动增强;而在非繁殖季节,上皮相对较薄,腺体处于收缩状态。AR免疫阳性细胞在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各段均有分布。阳性AR分布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游离面(腔面)、固有膜腺体以及储精小管上皮中。生殖季节AR反应强阳性,而在非繁殖季节AR反应较弱。中华鳖精子储存在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后部到子宫部,AR在这些区段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结果提示,雄激素受体可能参与输卵管精子储存部位特殊微环境的稳定,进而与精子储存有关。  相似文献   
79.
【背景】经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腧穴又是经络线路上的关键节点部位,为中医针灸的实施位点。但是关于腧穴的结构基础与形态组成众说纷纭,未能科学阐明。远细胞(telocytes,T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间质细胞,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是潜在的经络实质细胞,但腧穴处TCs的特征及其分布需要进一步阐明。【目的】分析腧穴和非穴皮肤结构差异,探究腧穴TCs的形态特征,解析TCs与其周围成分的结构联系,为中医针灸治疗的细胞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5只成年健康湖羊为试验对象,采集百会(Du20)、曲池(LI11)、三阴交(Sp6)、膻中(Ren17)、承浆(Ren24)、耳尖(EP4)等腧穴以及背部和腹部非穴皮肤组织。使用蛋白标记物CD34和Vimentin标记TCs及其突起(telopodes,Tps)、TPS标记肥大细胞、PGP9.5标记神经、TSG101标记胞外囊泡。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皮肤腧穴和非穴处的结构和微细成分组成,并使用ImageJ和...  相似文献   
80.
鸡的体内器官表现出明显的左右不对称性,这些不对称性的确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并且要求多种机制共同筹划和有序进行。对于从亨氏节(Hensen’s node)到机体原基的左右信息传递的基因网络已经有了较清楚的阐述。有助于我们对这种机制的理解。以鸡胚为模式动物进行不对称性发生和发育的研究具有多种优点,文章以鸡胚为发育模式,对器官不对称性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方法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以期丰富我们对器官不对称发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