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粒优质晚熟抗病葡萄新品种高妻李传胜陈翠莲李清林印欣玉(山东省金乡县肖云镇燎原园艺场272213)(山东省金乡县果树站)高妻葡萄由日本长野县的山越幸男氏用先锋×森田尼杂交育成,1992年经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欧美杂交种,四倍体。我们于1995年2月从...  相似文献   
42.
关于我省林业技术创新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技术进步是林业发展的动力,没有林业科技的创新,就没有林业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影响林业技术创新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我省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3.
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解释,“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次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占甘肃省土地面积32.56%的水蚀区、49.18%的风蚀区、3.85%的融冻侵蚀区、4.56%的滑坡泥石流高发区、西北部大面积沙暴区以及长周期干旱,是土地荒漠化的外部条件。甘肃省是我国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全省的沙漠、戈壁、盐漠、重盐碱地、裸岩(土)等荒漠化土地共1934.1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8%。土地荒漠化的原因1.直接因素一是滥垦取粮增收入。由于人口增殖对…  相似文献   
44.
康南林区食用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南林区共有高等植物172科,1700多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76科,256种,草本植物1000多种,植物种类繁多,在甘肃省首屈一指。其中有60多种植物的叶、花、果、根都是很好的天然绿色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通过种类介绍,以期达到更好的开发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树莓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树莓品种18个,在天水、武威、靖远等地设点栽培试验,通过区域性品种对比试验,对其培育技术、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树莓在天水试区较武威、靖远两地生长好。以Willamette品种适应性强,在天水、武威、靖远3个试区都生长表现好。在天水市麦积试验点枝高生长量最大,达到167 cm。  相似文献   
46.
陈翠莲 《广东饲料》2013,22(6):33-35
本文浅谈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能量、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不同需要,以期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可行的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47.
按照酒泉市委发展"一特四化"的总要求,通过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渊源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和总结了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的思路、对策与方向,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敦煌葡萄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好,为建设"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做出...  相似文献   
48.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植物资源,对金荞麦芽尖开发为黄酮型功能茶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时间、浸泡次数、料液比作为变量因子,探索各因素对金荞麦芽尖总黄酮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泡10 min内溶出速率较快;料液比对总溶出率影响不大;第一次浸泡溶出量平均占5次浸泡总溶出率的50%左右;且溶出率随浸泡次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自然阴干的溶出率高于60℃烘干的,金荞麦芽尖具有开发为功能茶饮的潜力,可为金荞麦芽尖的功能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在当地城市绿化中应用的野生季节变色植物,将收集到的14种野生观赏植物移栽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五星坪试验基地开展野生驯化试验。通过连续3年对植物生长季露天形态的观测,采用3种抗逆性平均指数分别对14种野生季节变色植物的整体抗寒性、耐热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少齿小檗、槲栎和马桑抗寒性较差,在试验区无法顺利越冬,需要采取防寒措施;沙梾耐热性较差,在试验区无法安全越夏,需要采取遮阴措施;其余10种抗寒性和耐热性较强的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其中血满草相对较差,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植株上有蚜虫,但总体上数量较少,植株受害轻,对生长及观赏性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0.
针对林业科技活动中记录采集数据受制于工作条件的问题,提出使用手机彩信、录音、照相、录像等功能记录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进行远程咨询的设想,供林业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