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转ipt基因水稻植株耐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用17.5和12℃恒温对水稻材料转ipt基因ey-105(鄂宜105)和组培苗(对照)各处理5 d,通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以及成熟后不同处理的粒重、单株产量、结实率等性状的观测,对转ipt基因ey-105与对照在低温下的耐冷性表现进行分析,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对不同的处理进行分析判断观测指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和开花期低温处理下,转ipt基因ey-105的相对电导率的变化量和叶绿体受低温的危害小于对照,而根系活力大于对照。对产量的影响则对照大于转ipt基因ey-105。在不同生育期的低温处理下电导率、根系活力、叶绿素a/b和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农业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兴农护农的法律.将对我市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机战线的干部,要进一步提商对依法治农、依法兴机重要性的认识,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高潮,结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光温敏不育系gy157S黄绿叶基因gy157S(t)调控水稻叶色的分子机制及应用潜力,本研究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gy157S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观察其表型、叶绿素含量以及叶肉细胞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表型鉴定结果发现,与对照C815S相比,20℃条件下gy157S叶片呈现黄绿色表型,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叶绿体发育缺陷严重;30℃条件下gy157S叶片呈现淡绿色表型,光合色素含量仍然显著降低,仍有部分叶绿体发育畸形。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y157S的黄绿叶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群体分离分析(BSA)和连锁分析结果将该基因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RM15678和RM15824之间,物理距离为2.4Mb;候选基因功能分析、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编码铁氧还蛋白OsFdC2的基因OsR498G0306815500.01在第7外显子上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可能是引起黄绿叶突变表型的位点。本研究结果为阐明gy157S(t)基因对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杂交水稻农艺性状对耐冷性的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同时分析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育种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相关区域试验数据,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6个水稻新组合的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耐冷性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株高与耐冷性之间密切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全生育期影响最大,r=0.436;通径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株高与杂交水稻耐冷性有着直接作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生育期较长、株高较高的组合具有较好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5.
陈能刚  鄢小青  李欢  陈锋 《种子》2022,(10):90-94
利用60Co辐射诱变贵州地方粳稻品种桥港珍珠米获得短穗小粒突变体sp18,鉴定其表型特征,并进行遗传与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全基因组重组序列分析及突变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sp18的株高增加,有效穗没有显著变化,而结实率、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野生型显著减少。利用水稻SSR标记进行初步定位,发现第11号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RM 167和RM 27150与目的基因连锁,物理距离分别为19.1 cM和41.5 cM处。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sp18在第11号染色体上缺失322 720 bp(7 189 868~7 512 630 bp之间)。在缺失区域内包括Os11g0235200、Os11g0235700、Os11g0235750、Os11g0236000、Os11g0236100、Os11g0236200、Os11g0237900、Os11g0238000、Os11g0238400、Os11g0238700、Os11g0239000、Os11g0239200、Os11g0239400、Os11g0239500、Os11g024060...  相似文献   
16.
优质香稻黔香优302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黔香优302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在贵州省5个试验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香优302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变异系数较大,各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产量因子是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在栽培技术上,应主攻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并协调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类型多样的稻种资源,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现保存贵州本土和国内外引进稻种资源收集品9 000余份。其中包括一批已经完成鉴定评价的抗生物逆境(抗病、抗虫等)、抗非生物逆境(耐冷、抗旱等)和优质等特性的优异种质,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文章概述了以种质资源库保存与异生境繁育保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途径开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与保护工作。并围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农业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兴农护农的法律,将对我市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机战线的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治农、依法兴机重要性的认识,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高潮,结合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推进农机管理职能的转变,全面履行法定职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我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州全省42个县(市)农业生物资源的普查,摸清了稻类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稻类资源变化情况。根据普查结果,最终确定对贵州20个县(市)、87个乡镇的稻类地方资源进行考察,以入户调查方式收集稻类地方资源353份,多为糯稻资源。介绍了稻类地方资源的分布概况,并对稻类资源减少原因简要分析,最后就资源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野香优贵禾是由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用三系不育系野香A与新恢复系贵禾配组育成的迟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2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