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生草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利用,以达到生产果品优质、丰产、稳产及安全的目的的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与间作、种绿肥、秸秆覆盖不同。生草是指种植多年生草,使果树行间、株间常年有植物活体覆盖,果园土壤充分得到利用,但产品并不收获。  相似文献   
62.
基于DEM的辽宁乡镇渍涝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天气预报中对渍涝灾害预报的要求,利用辽宁省1:25万DEM基本地形数据,以GIS为平台分析研究区域的水流方向和汇流能力栅格;对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Curve Number径流预报模型进行本地化调试,应用辽宁省乡镇降水量预报和汇流能力栅格,通过耦合得到实际地形的汇流量;根据汇流量和渍涝等级对应关系发布辽宁省乡镇级别的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并在一次天气过程中进行试报,预报结果和实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3.
塑料袋地栽黑木优质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在我州推广以来 ,深受广大耳农的欢迎。近几年来数量大增 ,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 ,忽视技术环节 ,杂菌感染严重 ,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 ,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结合具体生产实践 ,笔者就其优质高产的经验加以归纳如下 :1 适时安排出耳期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0~ 2 5℃之间 ,属中低温型。温度超过 30℃ ,子实体易自溶腐烂 ,温度低于 10℃ ,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所以子实体生长期应选择气温在 10~ 2 5℃内。根据我州的气候条件 ,一年可安排春、秋两茬生产。春茬应在 6月末结…  相似文献   
64.
试验在研究白香蘑菌丝营养特性的基础上,对白香蘑菌丝培养条件及人工驯化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香蘑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25℃;pH范围为4~10,最适范围4~7;光照对菌丝体影响明显,以暗培养最佳;适宜的C0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子实体人工驯化栽培以稻草、玉米芯、麸皮、黄豆粉、石膏、石灰按一定量配比方可得子实体。  相似文献   
65.
以菌丝培养特性和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1株桦褐孔菌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2种方法的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培养特性标记的聚类结果与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与地理分布有较强的相关性,但ISSR分子标记结果与纬度相关性较大,菌丝培养特性标记的聚类结果与生态环境相关性较大。因此,建议在桦褐孔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鉴定中采用分子标记,并辅之以其他标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6.
辽宁省大豆杂交育成品种的亲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宁省自1956年开始大豆杂交育种以来,共审定杂交育成大豆品种46个,涉及到原始亲本42个,其中辽宁地方品种17个,外省品种(系)21个,国外引进材料4个。有6个原始亲本由其衍生出品种数在10个以上,最多的是丰地黄(30个)和熊岳小粒黄(27个)。近10年来杂交育成的18个品种中,涉及原始亲本32个,比1967-1997年增加17个,其中杂交品系占47.2%,杂交育成品种占36.1%,亲本三交组全  相似文献   
67.
成龄苹果梨树疏花疏果标准的研究初报朴一龙代志国曲柏宏王兴国陈艳秋(延大农学院果林系目前,延边地区苹果梨树多以疏果为主,很少疏花,在疏果时主要依据枝果比或叶果比,标准很难把握,且要分期分批进行,费工、费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延边地区成龄苹果梨的...  相似文献   
68.
桑黄菌的人工驯化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艳秋  武红 《食用菌》1997,19(1):17-17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近年来的生产现状,阐述了食用菌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70.
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帆  陈艳秋 《食用菌》2007,29(1):14-16
试验对8个桦褐孔菌菌株间的拈抗性、菌丝的生长特性及菌核形成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各菌株间差异属于种内或地理分布差异,其中,菌株h_7与h_8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h_4与h_1,h_2。经方差分析表明:菌株h_2的菌丝生长速度、满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其它菌株,且生长旺盛,抗杂能力强,日均生长速度可达0.72 cm;无光条件有利于菌核形成,栽培袋最适宜的含水量是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