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连续两年对早稻旱育秧苗的抗逆性比较研究表明,无论在生长特性上,还是在生理特性与产量表现上,旱育秧苗均表现出具有优于水育秧苗的抗逆性.如旱育秧苗素质较好,经低温处理后仍具较高的成活率;秧苗叶片SOD酶活性也高于水育秧苗,生长后期稻株叶绿素含量仍较高,增产幅度可达13%~20%  相似文献   
42.
43.
 为建立适合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生长发育的实验体系,以中棉所49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配比、胚龄等因素对棉花胚珠培养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BT基本培养基较适合于棉花胚珠离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均能诱导棉花离体胚珠产生纤维,但液体培养效果优于固体培养;开花前后的胚珠均能诱导离体纤维的生长,但以开花当天的胚珠为外植体的效果最好。外源激素对于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纤维生长是必不可少的,GA3、IAA、NAA、Ethylene和BR均促进离体培养胚珠纤维的生长,且GA3效果最好;2种激素配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激素处理,其中5.0 μmol·L-1 IAA+5.0 μmol·L-1 GA3激素配比效果最佳。棉花胚珠离体培养的纤维生长发育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棉花基因型的最适激素种类及配比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4.
温度对荞麦芽菜、叶片及籽粒芦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智能人工气候箱条件下,分析研究了生长在3种培养温度下的4个荞麦品种芽菜的芦丁含量以及开花结实期温度处理对荞麦叶片和种子芦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提高,荞麦芽菜的芦丁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开花结实期较高的温度则增加叶片和籽粒的芦丁含量.  相似文献   
45.
以陆地棉标准系 TM‐1为材料,利用棉花胚珠离体培养技术并结合对纤维分化发育状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豆蔻酸(C14)、棕榈酸( C16)、硬脂酸( C18)、油酸( C18:1)、亚油酸( C18:2)、花生酸( C20)、山嵛酸( C22)、木蜡酸(C24)等不同链长脂肪酸以及不同浓度棕榈酸对棉纤维分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体培养基中添加棕榈酸( C16)对棉纤维的分化发育及伸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基中添加5.0μmol/L 棕榈酸纤维的伸长最明显,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086 mm ,比对照增加53.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1),而棕榈酸浓度过高则抑制纤维的伸长;木蜡酸( C24)对纤维伸长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纤维平均长度比对照增加21.9%( P <0.0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在5.0μmol/L 棕榈酸处理下胚珠表面光滑且突起多、密,分布均匀;添加硬脂酸、油酸或山嵛酸的处理几乎没有出现突起.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棉花胚珠离体培养中促进纤维分化发育的棕榈酸适宜浓度为5.0μmol/L .  相似文献   
46.
草甘膦对转EPSPS-G6基因棉花种质系配子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转EPSPS-G6基因的抗草甘膦棉花种质系为材料,研究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植株现蕾后喷施不同浓度草甘膦后的花器形态结构和配子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的草甘膦处理对转EPSPS-G6基因的棉花种质系植株生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但现蕾后可导致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种质系花冠变小,花丝变短,柱头变长,花药皱缩、不能开裂,呈雄性败育的特征;高浓度(>30 mmol· L-1)草甘膦处理尤其明显.花粉粒育性鉴定结果表明,草甘膦处理15~20 d后转基因植株的花朵雄配子即完全败育,其中,低浓度(<20 mmol·L-1)下完全败育的时间为20 d,高浓度(>30mmol·L-1)下完全败育的时间为15d.低浓度草甘膦处理的花粉粒的完全败育持续时间约20 d,高浓度草甘膦处理完全败育的持续时间更长.不同间隔时间喷施草甘膦的试验结果表明,间隔20 d喷一次草甘膦,即可在首次喷药20 d后保持完全不育.考虑到气候等因素,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可在现蕾初期喷施20 mmol· L-1的草甘膦,每隔15d(遇特殊气候可延长5d)喷1次,共喷4次,即可进行不去雄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47.
淳安是浙江省农业和旅游大县,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地理位置靠近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前景。探讨淳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8.
钱晖  魏丽华  陈进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80-1984
围绕德清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气象服务保障,本研究通过建立试验田块,对水稻全生育期的气象监测,分析了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研究了容易影响关键生育期的气象灾害指标,并且通过对比机插和直播2种不同方式种植的水稻生育期的多年数据,分析了两者的生育期进程和抗灾能力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扬花期以前生育进程机插水稻比直播水稻快1月以上,而抽穗扬花期之后,两者之间的生育期接近同步;机插水稻对于梅汛期强降水具有更好的抗灾能力。本研究还开展水稻定量气象条件评述、农田小气候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等服务,为该粮食生产功能区做好粮食生产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49.
【目的】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植物络合素合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在植物主动防御金属毒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对陆地棉PCS基因的数量、结构、分布和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棉属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AD)_1),以及供体种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D_5)和亚洲棉(G.arboreum,A_2)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PCS蛋白特征域结构,对陆地棉PC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进行蛋白特征鉴定、同源类别分析、基因结构预测、酶作用位点比对以及半胱氨酸(Cys,Cysteine)分布分析。[结果]陆地棉中鉴定出4个PCS基因,而在其供体种雷蒙德氏棉和亚洲棉各鉴定出2个PCS基因。3个棉属8个PCS蛋白家族成员均含有2个特有的结构域,与催化中心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完全保守。PCS蛋白家族在进化上分属2个不同亚组,亚组Ⅰ与亚组Ⅱ在亲缘关系上分别更接近双子叶植物和线虫,2个亚组内PCS家族在基因结构、Cys分布上存在差异,其中亚组Ⅰ较亚组Ⅱ整体内含子更长,N端Cys总数和成对Cys数量更多。雷蒙德氏棉中的2个旁系同源基因外显子完整性不及亚洲棉和陆地棉。【结论】相较于亚组Ⅱ,亚组Ⅰ的棉花PCS蛋白可能具有更强的植物络合酶活性,且陆地棉及其供体种亚洲棉对重金属的耐性强于雷蒙德氏棉。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棉花PCS的功能,以及棉花耐重金属胁迫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通过阐述购机补贴工作在长子县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此项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