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9篇
  40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余世学,推广研究员,1987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任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称号。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考察餐厨垃圾和稻草混合的产酸及产甲烷性能,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酸化相产酸效果的4个因素即餐草比,有机负荷,酸化时间,F/M(VS/VS)比进行试验研究,然后将酸化相出料接种厌氧污泥后进行产甲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餐草比为4∶1,有机负荷为40 gVS·L-1,酸化时间为8天,F/M(VS/VS)=2∶1时,酸化相的产酸效果为最优,VFA和乙醇的总量为17200 mg·L-1,比单因素最优水平组合VFA和乙醇总量提高18%。四个因素对于VFA产量的影响依次为进料负荷﹥酸化时间﹥F/M(VS/VS)﹥餐∶草比。本次试验中,在最优的产酸工艺条件下产生的酸化出料,产甲烷性能最佳(即负荷累计产甲烷率为410.5 mL·g-1VS),系统稳定性也较好,比单因素最优水平组合甲烷产量提高11%。  相似文献   
123.
王轶男  陈雪  盖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0):131-135
克隆毛白杨阿魏酸-5-羟基化酶(F5H)基因全长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F5H基因功能提供基础.利用RT-PCR方法成功从毛白杨741组培苗叶片中克隆了F5H基因,并对F5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包括疏水性-亲水性、氨基酸翻译后修饰、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三级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预测和推断.获得的基因长度为l 686 bp,编码区1542 bp,与已公布的毛果杨F5H 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J010324)的编码区相似性达97.45%,并与其他植物的该基因序列具有同源性.F5H是亲水性较强的蛋白,整条肽链有1个跨膜结构域;通过亚细胞定位表明F5H主要位于质体中,并含有磷酸化位点有19个.F5H含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卷曲占44.44%、折叠占7.02%、螺旋占48.54%,并预测了其三维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的阿魏酸-5-羟基化酶是一个具有跨膜结构域的亲水性蛋白,在内质网等分泌途径中表达.  相似文献   
124.
野生低矮植物屑栽培食用菌广灰2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低矮植物屑栽培食用菌广灰2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野生低矮植物屑部分代替或全部代替棉籽壳,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培菌期,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5.
不同因素对羊粪干法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度、含水率及接种比例对羊粪干法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以羊粪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干法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原料含水率对产气效果影响显著。相对湿法发酵,中温发酵(35±1)℃效果更加优于常温发酵(25±1)℃;发酵物料含水率越高,沼气发酵速度越快,单位TS累计产气量越高;接种比例在8:2(TS比36:1)时对单位TS累计产气量影响显著,在7:3~5:5(TS比21:1~9:1)时影响不显著;从单因素试验结果看,发酵温度在(35±1)℃、原料含水率在80%及接种比例在7:3~5:5(TS比21:1~9:1)时,羊粪干法沼气发酵效果最好。该试验结果为以羊粪为原料的干法沼气工程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采用蛭石-营养液联合培养试验,测定并比较了缺Fe预处理和正常Fe营养供应下水稻根际pH值、Eh、根际蛭石和根表吸附的Fe、Cd数量,及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种类与数量,探讨了缺Fe预处理下的根际性状和LMWOAs对根际Fe、Cd吸附与水稻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缺Fe预处理后水稻根际酸度增加,根际还原性增强,稻根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降低;根际蛭石表面吸附的Fe变化不大,而稻根表面吸附沉积的Fe减少,根际蛭石非结晶态Cd含量增加,根表Fe膜中的Cd含量升高但不显著,水稻根系Cd含量和积累量上升,说明缺Fe减少了两种元素在根际和根表吸附位点的竞争,但由于Fe膜对Cd的阻挡作用有限,促进了水稻对Cd的吸收。不过,缺Fe导致水稻根部向地上部转运的Cd、Fe下降,可能与根内低分子量有机酸载体数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7.
很多养殖户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猪场管理中不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反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就因猪场管理问题产生的猪疾病及防治措施.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进一步明确毕节烟叶质量特点。[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8个县(市)参试点中、上部烟叶的重要致香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毕节烟叶共检测到33种致香物质,其中酮类13种、醛类4种、醇类4种、酸类3种、酯类2种、杂环类6种、烃类1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糠醛、糠醇、茄酮、二氢大马酮、苯甲醇、巨豆三烯酮B和十六酸等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新植二烯含量占香气物质总量的75%以上;中部叶和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相当,中部叶(C3F)含量518.35~638.30μg/g,上部叶(B2F)含量481.83~672.59μg/g;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呈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培育特色烟叶和提高烟叶质量提供了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29.
为评估混播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对燕麦(Avena sativa)草地减氮增效的贡献度,于2019年在新疆昭苏盆地进行了以施氮水平(不施氮N0;低氮N20,20 g·m~(-2);高氮N40,40 g·m~(-2))和混播比例(禾豆比:100:0、75:25、50:50、25:75和0:100)为控制条件的双因素田间试验,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氮产量以及种间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从氮产量的角度评估了混播箭筈豌豆对燕麦草地的减氮潜力。结果表明:1)燕麦产量、牧草总产量、燕麦氮产量和总氮产量随着氮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箭筈豌豆产量及氮产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变化不明显;在各施氮水平下,禾豆比75:25处理具有较高的牧草总产量,同时在N_0和N_(20)下,还具有较高的燕麦氮产量;禾豆混播后,可获得混播优势,施氮水平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2)在N_0下,箭筈豌豆相对产量、氮素竞争率和拥挤率均大于燕麦,是强竞争者,而在N_(20)和N_(40)下,燕麦成为强竞争者;随着禾豆比的减小,箭筈豌豆的相对产量、氮素竞争率和拥挤率呈增加趋势;箭筈豌豆的相对产量、氮素竞争率和拥挤率与燕麦产量、牧草总产量和燕麦氮产量呈负相关关系。3)相较于单播燕麦,混播箭筈豌豆可以代替33.65%~45.15%的氮肥;在N_0下,混播箭筈豌豆对燕麦草地的贡献值为0.45~1.28 g·m-~2,在N_(40)下,混播促进效果为3.75 g·m~(-2);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为3.71 g·m~(-2)。因此,昭苏地区燕麦+箭筈豌豆型混播草地可以实现减氮增产,种间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混播优势及减氮增效贡献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0.
“泡沫砂”改良黏重黄壤孔隙结构的粒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毕节黏重的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掺入等量不同粒径的泡沫砂进行温室模拟试验,泡沫砂粒径分别为0.5?2 mm(1T)、2?7 mm(2T)和7?10 mm(3T),研究孔隙特征改良的粒径效应。研究表明:与CK相比,添加3种粒径泡沫砂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的通气孔隙,但在同等添加比例下,随着泡沫砂粒径的增大,土壤通气孔隙度也随之增加,1T、2T和3T处理相较于CK处理分别增加了4.68%、7.39%和14.5%;不同粒径泡沫砂对不同当量孔径的孔隙影响不同,1T、2T和3T处理分别显著提升了当量孔径200?500、1 000?2 000、2 000μm的孔隙;不同处理均很好地提升了土壤孔隙连通度,但不同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T处理在改良土壤总孔隙和容重方面,与3T处理一同并为较优处理;在改良土壤通气孔隙度方面,2T处理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达到农业生产上最适宜区间,为最优处理;在改良分级孔隙配比方面,2T处理为次优处理。因此,从土壤通气孔隙、土壤分级孔隙和土壤孔隙形态等多角度考虑,2?7 mm粒径泡沫砂可作为黏重土壤改良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