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测源自同一未成熟合子胚(胚珠)的不同株系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所测植株均为三倍体,且都来自杂交所得的未成熟合子胚。本研究所建立的体细胞胚诱导方法及遗传稳定性检测技术,能够为植物材料保存、扩繁,转基因应用和研究植物发育及极性建成等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92.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体细胞胚长期保存和体细胞胚的萌发与成苗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叙述。此外,还介绍了体细胞胚在转基因上的应用,指出葡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还存在胚状体诱导难,再生率低等问题。对葡萄胚性悬浮培养液的建立及体细胞胚发生在转基因、原生质体培养等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以母本钟山红葡萄、父本钟山红玉葡萄及其50株杂交F1代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亲本与子代间的亲缘关系并绘制遗传关系聚类图,通过测定杂交F1代与父母本的果实基本品质及酚类物质含量等指标,以进一步了解钟山红玉、钟山红及其杂交F1代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发现含有父母本特征性条带的杂交F1代占比不低于86%,杂交F1代与父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57~1.000,果实基本品质性状呈广泛分离的现象,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F1代果皮中的总花色苷含量呈低于双亲遗传的特点,果肉中总类黄酮含量、原花色素含量呈超高亲遗传的特点,但是果实颜色的遗传受到多基因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TDZ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夏黑葡萄为材料,盛花期和花后2周分别用50 mg/L GA3处理,同时分别添加1、3、5 mg/L TDZ,以添加3 mg/L CPPU处理为对照,研究添加TDZ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2周添加不同浓度TDZ都显著增大夏黑葡萄果实单果重和果实纵径和横径,其中以花后2周添加5 mg/L TDZ处理增大果粒效果最明显,单果重达6.65 g;各处理对果形指数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TDZ处理均显著提高夏黑葡萄果实花青苷含量,分别为对照花青苷含量的167.55%、199.87%、173.18%;同时,TDZ处理导致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5.
GA_3和CPPU用于黄玉葡萄生产无核化果实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年生黄玉葡萄为试材,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GA3和CPPU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玉葡萄无核化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处理无核化效果较好,其中盛花期用GA325 mg/L、花后10天用GA325 mg/L+CPPU5 mg/L两次处理的无核率最高,达86.0%;各处理均可显著增大果粒,两次处理显著高于一次处理和对照,单果重增加33.7%~41.9%;盛花期用GA312.5 mg/L、花后10天用GA325 mg/L+CPPU 5 mg/L两次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降低,为对照的96.4%,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看来,黄玉葡萄盛花期用GA325 mg/L、花后10天用GA325 mg/L+CPPU5 mg/L两次处理的无核化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6.
以新美人指葡萄为试材,于果实发育中期(7月18日)分别用5mg/LCPPU,25mg/LGA3+5mg/LCPPU,100mg/LNAA及25mg/LGA3浸蘸果穗。在果实处理后109d采样,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葡萄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延迟果实成熟,与对照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25mg/LGA3+5mg/LCPPU的延后效果最好,可溶性固形物、糖酸等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性最大,其中果实处理后109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6.76%、59.05%和173.50%,并在后期单果重、固形物及含糖量均有较大增长,接近对照。  相似文献   
97.
中国外来引进葡萄品种命名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葡萄是泊来果树树种之一。目前,我国很多栽培品种与砧木多为通过引种引进的品种。实际生产中,由于受引种渠道、方式以及来源地等的多样性以及存在葡萄品种命名尚未达成统一与共识等现状的影响,造成了目前品种命名相对混乱,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现象时有发生,对葡萄育种、生产以及科研等易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我国大量引进葡萄品种的命名方式和标准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更好地认识我国从国外引进葡萄品种的命名情况以及为将来规范与统一外来葡萄品种的命名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8.
葡萄7个重要花发育相关基因序列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7个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VvAG、VvAP3、VvFLC、VvFT、VvSOC1、VvAP1、VvFUL)的序列信息,设计了7对特异引物,并采用PCR方法对‘香悦’葡萄中的同源基因进行了扩增,将获得的各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后转化E.coliDH5α,经PCR鉴定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将得到的7个基因的编码框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本研究发现不同葡萄品种的花发育基因存在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表现在某些碱基发生转换与颠换以及氨基酸类型的变化。分析与多种植物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表明,7个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分别与不同树种的同源基因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99.
砂梨ACC氧化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砂梨ACO3(GenBank Accession No.AB042107)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砂梨品种若光(Wakahikari)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回收该片段并克隆到pMD19-T载体,测序后去除接头和基因编码序列。得到1段长715bp的上游序列,登陆PLACE数据库在线进行植物DNA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并分析,起始位点的上游89bp处有1个TATA-Box核心启动子元件。另外序列还存在多个特异调控基因表达的元件,初步判断为砂梨果实中ACC氧化酶基因的诱导型启动子。  相似文献   
100.
"矢富罗莎"葡萄嫁接树生产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的发展,葡萄设施栽培发展很快。“矢富罗莎”品种为当前南方设施栽培葡萄主栽品种之一,具有早熟、果色鲜艳、品质优良、贮运性好等特性。但在生产中发现“矢富罗莎”自根苗栽培后,树体生长势偏弱[1-2],早期产量较低,结果性能、丰产性不稳定等现象。研究资料表明,葡萄砧木不但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而且利用砧木嫁接能调节接穗品种的生长和改善果实性状[3]。目前,关于“矢富罗莎”嫁接苗栽培方面的报道很少。通过嫁接苗栽培能否增强“矢富罗莎”的生长势、提高它的前期产量及改善果实性状,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