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9篇
  12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为了丰富和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模式并带动带动潢川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天湖农村特色产业园为例应用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实践,详细分析了项目的基本概况和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总结了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与发展实践。对当下乡村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田园综合体的具体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2.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宽窄行间套种玉米、大豆和花生试验,探索出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的甘蔗比普通种植的产量高1.9t/hm2,增1.8%。同时玉米收入达6.15t/hm2,产值达到12915元/hm2,两样产值比普通甘蔗种植的产值高13713元/hm2,增幅达30.35%。同时投入产出最高的是间套种花生为3.5∶1。通过探索宽窄行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甘蓝型冬油菜在西北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及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50个国内外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在兰州和天水两个生态区进行大田种植,苗期进行田间植物学形态特征统计,越冬前降温期对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以及相应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研究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抗寒适应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显示:由天水北移至兰州后,各参试品种越冬率大幅下降,证明天水是我国冬油菜分布北界;部分品种形态特征发生变化,78%的叶色加深,52%的叶柄变短,大多数品种的侧裂叶对数由1~2对增至3~4对;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下降,平均降幅为1.54%和60.53%,蒸腾速率(Tr)显著升高,平均升幅为44.27%,不同品种的光合速率(Pn)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同时,CAT、POD、SOD酶活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所升高,其中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幅度较大,分别为82.59%和48.82%。相关性分析表明,两地的越冬率与POD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4.
小麦赤霉病是武汉市常发的气候型病害,其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本文通过对2021年武汉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重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防控赤霉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稀植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杂交小麦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生产成本高这一难题,加速杂交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特就施氮量与密度对绵杂麦168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施氮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施氮量与密度各5水平。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以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杂麦168的产量。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也呈增加趋势,但在密度极高的情况下,产量又有所下降。在基础地力中等水平的情况下,在低用种量(密度≤165×104基本苗/hm2)下,在施氮量为150~300kg/hm2情况下,种植绵杂麦168可获得高于6750kg/hm2的产量和高于8000元/h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6.
2009年早造在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开展特优233"种三产四"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项目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以纯N为计算单位,采用前期施纯N肥占60%、中期30%、后期10%的"631"高产栽培技术,特优233平均产量达10.32t/ha,比对照特优5058增产2.80t/ha,增产37.16%,达到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目标产量,示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7.
随着医学和兽医科技进步,各种诊断设备和技术的出现,使许多原来不明的人畜病死原因明朗化,人们开始关注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于是,公共卫生这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8.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使用1500~2500倍,对疮痂病防效89.66%~86.89%;对砂皮病防效83.95%~80.72%.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WP对疮痂病防效79.10%、对砂皮病防效73.29%.10%苯醚甲环唑WG在设置的使用浓度下对柑橘疮痂病、砂皮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9.
特优269是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配的早籼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12年早造在广西玉林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村示范种植7.09 hm2,项目采用提前播种、稀播培育壮秧;小苗规范抛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加强追肥;合理灌溉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特优269平均产量达11.13 t/hm2.  相似文献   
60.
关于紫胶原胶的含铜情况过去尚末见报道,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出紫胶原胶的铜含量为9.49ppm。将紫胶原胶分成粗粒胶、细粒胶、粉胶和紫胶虫尸体四个级分,分别测出其铜含量为8.06ppn、13.44ppm、16.38ppm、49.66ppm。 紫胶原胶中的铜高度富集于紫胶虫尸体之中,它是引起紫胶红色素铜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从紫胶的生物来源和紫胶红色素的化学本质分析,紫胶原胶中紫胶红色素的铜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