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感白粉病品种全生育期和全病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SOD和POD的活性在白粉菌侵染后明显升高,而在植株衰老枯死时迅速降低;从白粉菌侵染到发病高峰期,SOD活性与白粉菌菌斑数目增加趋势以及单个菌斑面积增加趋势呈指数曲线型相关;POD与白粉菌菌斑数目增加趋势和菌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百分数的增加趋势呈指数曲线型相关;PPO活性变化与病害侵染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2.
甘肃省发展冬油菜优势、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油菜是甘肃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白菜型冬油菜具有抗冻耐旱、丰产早熟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成为甘肃省冬油菜区主栽类型,已在本省中东部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近15万hm2.随着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及栽培技术的成功,冬油菜继续向西北、向东扩展,在甘肃河西、山西、河北、辽宁、新疆和西藏等省、市示范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33.
以17个优良山旱地甘蓝型冬油菜品系(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二次分枝数、主序角果数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一次分枝数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角果数、二次分枝数、主序角果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主序长度与结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山旱地甘蓝型冬油菜育种工作中宜选单株粒重高以及单株角果数、二次分枝数和主序角果数多的材料.  相似文献   
34.
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9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制种实践,从制种田地块选择、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入库等方面总结了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9号在天水市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5.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对北方旱地甘蓝型冬油菜苗期叶片、根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主处理为不施有机肥(M0)和施有机肥处理(M),副处理4个磷肥施用量(P2O5)分别为0、75、150、225 kg/hm2.结果表明,适当的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可促进冬油菜的生长,改善经济性状,增加产量,有机肥和磷肥配施效果明显,在MP2O5150处理时效果最佳,叶片数、叶干重、主根长、主根颈直径、根干重分别比对照处理M0P2O50增加了6.00片、7.44 g、19.56 cm、0.75 cm和1.91 g;株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0P2O50增幅46.91%、18.19%、28.73%、9.63%和72.22%,产量为3613.11 kg/hm2,较对照增收1257.15 kg/hm2,增幅53.36%,增产差异非常显著.施用有机肥对旱地冬油菜籽粒品质影响不明显,但施磷肥可提高含油量和芥酸含量,降低硫甙、蛋白质和油酸的含量,MP2O5150处理时含油量最高为45.36%,比对照处理高2.59%,芥酸含量为36.36%,比对照处理高2.1%,硫甙含量99.13 kg/hm2,蛋白质含量21.88%.  相似文献   
36.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天油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4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华双4号为母本、甘白油菜为父本杂交,后代经轮回选择育成的油菜新品种。在2014—2016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9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964.75 kg/hm~2,比对照品种甘杂1号(折合平均产量2 769.15 kg/hm~2)增产7.06%,田间生长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质量分数0.67%、硫苷质量分数29.20μmol/g,含油率为43.10%。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南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7.
8个甘蓝型冬油菜在陇东南干旱山区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多点试验,对8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越冬率、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抗寒性和产量差异较大,参试品种的越冬率为52.1%~98.6%,折合产量为1 205.1~4 174.2 kg/hm~2。其中天油2288越冬率为88.2%~96.1%,折合产量为1 687.5~4 120.5 kg/hm~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3 456.5 kg/hm~2。陕油2016越冬率为55.6%~96.7%,折合产量为1 205.1~4 174.2 kg/hm~2,在陇南市徽县试验点单产最高,为4 174.2kg/hm~2,平均折合产量为3 185.6 kg/hm~2。各品种经济性状差异也较明显。综合分析,天油2288、天油2255和15ML22抗寒性较强,属强冬性、中熟、丰产型油菜品种,可在甘肃中东部较高海拔干旱山区种植;陕油2016和陕油28经济性状优良,是弱冬性、早熟、丰产型油菜品种,可在陇南市及天水市低海拔的渭河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258在天水山区种植时追施硫酸钾镁肥时的最佳施肥量。方法:在油菜返青期、现蕾期以及盛花期追施不同量的硫酸钾镁肥,比较不同追施量下的冬油菜农艺性状及田间产量,得出硫酸钾镁肥的最佳施肥量。结果:当追施硫酸钾镁肥480 kg/hm~2时,小区产量为3.12 kg,折合产量为3 468 kg/hm~2,是小区最高产量,此时硫酸钾镁肥为最佳施肥量。结论:天油258在天水山区种植时,在省劳省成本的情况下,追施单一的硫酸钾镁肥也可以达到高产水平,可在天水山区黄绵土区域种植头茬油菜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9.
强冬性甘蓝型单低杂交油菜02N杂2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甘肃省陇东南、渭河流域、泾河流域是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交替种植地带,白菜型油菜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但是品质差、产量低;而甘蓝型油菜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但抗寒性较差;因此选育强冬性的甘蓝型油菜对于增强甘肃省菜子供应能力,提高油菜  相似文献   
40.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油丰产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2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05-329A为母本,以恢复系05-334为父本配制的白菜型冬油菜三系杂交种。在2010—2012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391.00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产量2 168.25 kg/hm~2)增产10.27%。该品种田间表现生长优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含量为46.3%,硫苷含量为179.63μmol/g,含油率为45.34%。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类似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