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6例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发病诱因、病程、症状特点、伴随疾病、溃疡部位、并发症、治疗与预后等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172例青壮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平均病程为(9.24±3.13)a,以服用阿司匹林与非甾体抗炎药为发病诱因者20例(30.3%),出现腹痛者41例(62.1%),出现节律性腹痛者18例(27.3%),并发症发生率为43.9%,与青壮组的(5.37±2.23)a,17例(9.9%),147例(85.5%),96例(55.8%)和1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发病亦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6%和(28.2±10.6)d,与青壮年组的2.3%和(16.9±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病程长、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临床上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2.
通过田间观测,对搜集到的46份甘肃紫苏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6份甘肃紫苏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形态多样性,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02%~36.01%,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单蒴籽实数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显示各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 0.05)。基于所有表现型的聚类分析发现,在欧式距离11.65处可将46份紫苏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第Ⅰ大类39份,均为油用型,叶色绿色,籽粒较大,单株产量高;第Ⅱ大类7份,为兼用型,叶色面青背紫或紫色,叶色深,籽粒小的菜用型或观赏型。  相似文献   
43.
6个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系)在天水市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天水市山旱地条件下对6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品系0510最高,为1 573.3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50.31%;品种平甘1号居第2位,为1 426.7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36.30%。且0510、平甘1号这2个品种(系)越冬性强,越冬率85%以上,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44.
白菜型冬油菜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天水市进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比试验结果表明,12-258、12-298、12-305等3个品系籽粒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575.7、3 463.3、3 455.8 kg/hm2,较对照增产3.67%~7.12%;综合表现突出,符合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45.
朝阳村种植苹果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近三年来,由于果园栽植侧柏,果树上出现大量的病害,叶片发黄过早脱落,果实瘦小而果皮粗糙,果锈较多,口感苦涩营养价值降低,果农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作者驻村帮扶以后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调研,积极请教果树专家,弄清了苹果树的发病原因,探析了解决果树病害及朝阳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试天水点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2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区试天水点结果表明,向日葵杂交种SC08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555.6kg/hm^2,较对照增产22.38%;SC09折合平均产量4166.7kg/hm^2,较对照增产11.9%;SC06折合平均产量4111.1kg/hm^2,较对照增产10.43%。上述3个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究苗前与苗后除草剂不同浓度单施或共施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为试验材料,选用苗前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和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于2017—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蓝型冬油菜成熟期,共施比单施的总株防效与总鲜重防效平均提升了18.07%和15.07%,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的平均提升幅度达26.78%和40.83%。苗前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会减弱其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20.56%~34.11%,平均增产1 801.61 kg/hm2;苗后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有一定减产风险,产量变幅为-2.02%~16.06%;苗前与苗后除草剂共施之下,产量增加784.40~2 575.98 kg/hm2,增产30.17%~99.09%,平均增产1 235.00 kg/hm2,平均增幅47.51%。因此,在冬油菜田应用苗前除草剂能显著抑制杂草暴发。苗前除草剂对越冬前苗期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达93.89%和86.98%;成熟期对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76....  相似文献   
48.
2014 — 2015年度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区试天水山区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杂1号为对照,对4个甘蓝型冬油新品种在天水中梁山区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甘杂1号的产量和越冬率均排第1位。新品种陕油1201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越冬率84.2%,产量为3880.0 kg/hm2,可在天水及周边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49.
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蓝型油菜品种郑油杂1号为母本、当地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9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612.55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增产11.61%。该品种抗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籽粒含油率41.17%,油酸17.22%、亚油酸16.04%、芥酸43.43%、硫甙46.49μmol/g。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和中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部分西部地区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50.
冬油菜是甘肃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白菜型冬油菜具有抗冻耐旱、丰产早熟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成为甘肃省冬油菜区主栽类型,已在本省中东部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近15万hm^2。随着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及栽培技术的成功,冬油菜继续向西北、向东扩展,在甘肃河西、山西、河北、辽宁、新疆和西藏等省、市示范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