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195篇
基础科学   255篇
  237篇
综合类   1356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618篇
园艺   279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42.
<正>牛喘气病,也称牛霉烂甘薯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进了一定量的霉烂甘薯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和间质性肺泡气肿、气喘和皮下气肿。1病因甘薯黑斑病是由爪哇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感染所致。而霉烂的甘薯能产生甘薯毒素,其毒素包括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1-薯醇和4-薯醇等。这些毒素具有耐高温性,即通过蒸煮、火烤等处理,其毒素不易被破坏。因此,不论是喂生的或熟的霉烂甘薯,还是有霉烂甘薯加工的副产品如粉渣、酒糟等喂牛,都  相似文献   
43.
雷百战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4):153-154,173
由于城镇化的推进、耕地面积的减小、国际金融经济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的粮油产业安全受到威胁.系统梳理分析了2011年广东省粮油产业现状、安全形势、市场价格走势和科技水平,以及政府针对粮油产业安全的各种对策,以期为广东省粮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4.
针对近年来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成本高、效益低、面积逐年萎缩的情况,通过多年试验与总结,探索与完善了机械化直播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省工节本、提高机械化水平的目的,也为大面积油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5.
46.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相似文献   
47.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断深入,形成了新的计价格局,有效地把工程造价的权力交给了市场、企业,如何有效的防范工程造价的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陈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然后分析了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最后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正>在安顺,最有特色小吃当属于卷粉。卷粉是素食,其做法是将梗稻加少许糯米,并用石磨磨成又白又浓的米浆,再在米浆中加入秘制韧性物。将备用的米浆倒入铝制薄且圆的浅圆盘里,并均匀地荡平。米浆需荡成清澈可见盘底,又有米浆存在,这种荡米浆的技术含量很高,熟练的师傅用勺子一般从高到低迅速洒下几丝米浆,拿着铝盘前后左右摇晃几圈,晃出某个角落多几滴米浆,用特制小铲马上铲起,再摇几次,直至盘内的薄米浆完全均匀,再把摇好米浆的铝盘放进类似蒸  相似文献   
49.
高卫  张电学  雷利君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54-11955,11958
粮食产量是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研究的一个亟为重要的领域。随着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的渴求,农业界、经济学界更加关注粮食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该研究重点回顾国内学者对中国粮食产量因素的研究历程,总结不同模型计策粮食产量因素中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评述,最后对我国粮食产量因素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以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为例,通过对标本采集及其处理、测量前的物品准备、操作过程的影响因素、判读结果的分析等环节中注意事项的描述及分析,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度。该文中部分内容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食品中真菌毒素时是通用的,在食品卫生检测中会经常用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