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褐根病菌的一对特异性引物G1F/G1R,对不同来源橡胶树褐根病菌菌株的r 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对发病组织进行分子检测,并构建橡胶树褐根病菌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株不同来源橡胶树褐根病菌菌株DNA均能扩增出一条653 bp的特异性片段,而橡胶树红根病菌、紫根病菌、臭根病菌、白根病菌和清水对照均无扩增条带。发病组织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能特异性检测到橡胶树褐根病菌的存在。引物对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100 ag/μL。基于r DNA-ITS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Gen Bank中的菌株KF233592、KM079591聚在同一分支上,其亲缘关系最近,均属于Phellinus noxius。  相似文献   
52.
报道了几种高扬程药剂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供试的杀菌剂有15%嘧咪酮热雾剂和15%粉锈宁烟雾剂、硫磺粉、15%咪鲜胺.腈菌唑烟雾剂等6种,不同杀菌剂用相匹配的植保机械施药。施药2次,根据施药后10 d的调查结果比较防效,15%嘧咪酮热雾剂的防效最好,15%粉锈宁热雾剂药效最差。且施药后10 d的调查数据显示,15%嘧咪酮热雾剂施药2次的防效优于硫磺粉施药3次,表明15%嘧咪酮热雾剂的持效期要优于325目硫磺粉。  相似文献   
53.
摸清蒙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区系分布,为有效可持续防控枇杷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稀释平板法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获得114株枇杷根腐病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经显微镜形态鉴定。109株真菌鉴定为以下24种:Absidia corymbifera、Absidia cylindrospora、Absidia spinosa、Acremonium cerealis、Acremonium murorum、Aspergillus niger、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dematium、Fusarium flocciferum、Mucor circinelloides f.janssenii、Mucor circinelloides f.wsitanicus、Penicillium atrovenetum、Penicillium canescens、Penicillium chrysogenum、Penicillium corylophilum、Penicillium daleae、Penicillium digitatum、Penicillium nigricans、Penicillium oxalicum、Penicillium saceulum、Penicillium variabile、Pythium intermedium、Trichoderma strigosum、Verticillium fungicola,分属于11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是优势属,另外5株真菌属于担子菌。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转化子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1869。对其进行PCR检测以验证T-DNA在1869基因组中插入情况,并测定观察其菌落直径、菌落形态及产孢量等生物学特性,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对基因信息。结果表明,与柱花草炭疽菌野生型菌株CH008相比,突变菌株1869表现致病力丧失,菌落生长速率也显著低于野生型;然而,在分生孢子形态、产孢能力、孢子萌发率等方面与野生型并无明显差异。TAIL-PCR扩增得到T-DNA插入位点RB端序列467bp,LB端侧翼序列388bp,经两侧序列拼接比对,所得序列与Pac1同源性达到92%~96%,推测可能由于基因表达产物调节菌株对pH值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了其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国内橡胶树尖孢炭疽复合种内不同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种间差异情况,评价了4个代表性菌株(Colletotrichum bannanense YNML52,C. laticiphilum YNJH17109,C. australisinense GX1655,YNJP162)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在不同温度、pH、水活度下的生长情况,并评价了这些菌株对橡胶不同品种和不同作物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碳源、氮源利用,适宜生长温度、致死温度、pH和水分活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致病性分析表明,供试菌株的致病谱也存在显著差异,YNML52的寄主范围较窄,具有很强的寄主专化性。通过评价生态因子对橡胶树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橡胶病害发生规律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6.
 从云南省临沧市某开割橡胶林中分离到一类以YNLC510为代表的致病炭疽菌,经多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比较后推测其为尖孢炭疽复合种下的一个新类群。基础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YNLC510在28℃、pH 7.0~8.0、以果胶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时最适合菌丝生长;在32℃、以果胶为碳源、天冬酰胺、大豆蛋白胨为氮源时产孢量最大;培养基水活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具有极大影响,当水活度小于0.93 aw.菌丝几乎不再生长,而小于0.99 aw.即不再具备产孢能力;YNLC510对国内当前主栽或主推的橡胶品种均表现致病,对IAN873和GT1的致病性最强,对PB86、PB235和PR107相对较弱;且在无伤条件下能侵染番木瓜、芒果、辣椒和黄瓜的叶片,但不能侵染番石榴叶片和辣椒果实,在刺伤条件下对供试植物均可致病。这是关于该类炭疽的首次报道。当前报道的橡胶树尖孢炭疽复合种中已有3个种仅在云南省内分布,显示出该区域橡胶树上炭疽属真菌存在丰富的种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57.
一株西瓜尖孢镰刀菌的致死温度和最适碳氮营养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集分离的西瓜尖孢镰刀菌菌株的致死温度和最适碳氮营养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致死温度为60℃,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80℃.测试的10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是葡萄糖,其次是麦芽糖和蔗糖,L-山梨糖最差;最适的氮源是DL-天门冬酰胺,其次是L-赖氨酸和甘氨酸,氯化铵、硫酸铵和L-胱氨酸最差.产孢量最适的碳源是L-山梨糖,氮源是k胱氨酸.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广西木薯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广西木薯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9.
海南岛甘蔗病害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海南省海口、儋州、澄迈、临高、屯昌、定安、白沙和昌江等8个市(县)甘蔗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发现海南岛甘蔗常见病害共14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病毒病害2种,寄生线虫病害3种。甘蔗鞭黑穗病、甘蔗赤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发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0.
记载了两院蝶类10科、90属、180种(含亚种),其中蛱蝶科46种(占25.56%),弄蝶科27种(占15.00%),最少珍蝶科1种(占0.56%)。主要成分:蛱蝶科(环蛱蝶属),凤蝶科(凤蝶属、青凤蝶属),粉蝶科(迁粉蝶属)等科属种类。属、种以蛱蝶科最丰富,个体以凤蝶科最多,珍蝶科的属、种和个体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