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在广西靖西县开展了上部烟叶乙烯利处理和烘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靖西特殊情况下采用"低温慢烤",可使上部烟叶顺利变黄,充分成熟,烟叶等级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大幅度降低,石油醚提取物明显增加,总挥发酸提高,总挥发碱下降,化学成分变得协调,内外观质量有很大改善。同时,烤前提前2d喷施质量分数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能使烟叶顺利后熟,化学成分的适宜性和协调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2.
施用螯合肥对烤烟烟叶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螯合肥联合施用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联合施用不同螯合肥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并对不同处理烤烟烟叶的总糖、还原性糖、总氮、烟碱、钾等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分析康凯Ⅱ号、富诺根与富诺钾和康凯Ⅱ号、富诺根与富诺磷联合施用对烤烟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盆栽试验表明,苗期叶面喷施康凯Ⅱ号和富诺根,生长期分别喷施富诺钾或富诺磷,烤烟烟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41.24%和3.44%,钾含量分别增加42.86%和26.02%.田间试验表明,联合施用康凯Ⅱ号、富诺根和富诺钾或富诺磷,烤烟烟叶钾含量分别增加56.00%和93.28%,烟碱含量分别降低23.11%和29.25%.  相似文献   
73.
乙烯利熏黄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烟叶进行了乙烯利熏黄烘烤试验,结果表明,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进行乙烯利熏黄的化学调控,促进了叶内物质的降解、转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烟叶烘烤变黄定色的时间,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增加产值,而且上等烟比例提高9.7%,上中等烟比例提高3.1%,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该项技术对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烟叶烘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4.
钾肥和营养调节剂对烤烟含钾量及重金属含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二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钾肥与营养调节剂(NR)对烤烟产量、含钾量和重金属Cu、Zn、Cd、Pb含量的影响,并对烤烟中重金属Cd、Pb的潜在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钾肥和营养调节剂(NR)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含钾量,其中施高量钾并配施较高量NR的处理5效果最佳,与单施低量钾的处理1相比,产量增加了29.03%,上、中、下各部位烤烟含钾量分别增加了109.09%、115.54%和86.29%;钾肥配施营养调节剂(NR)有效地降低了烤烟重金属Cu、Zn、Cd、Pb含量,其中施较高用量钾并配施高量NR的处理6降低效果最明显,与单施低量钾的处理1相比,分别降低了27.30%,9.74%,34.46%,39.01%。供试烟区中烤烟重金属Cd、Pb的人均日暴露量都低于FAO/WHO规定的允许摄入量(ADI值),施用营养调节剂降低了烤烟重金属Cd、Pb人均日暴露量,从而降低了烤烟中重金属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索烟草生产中农家肥合理的施用方式,为烟草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根据不同施肥方式设条施(施肥沟宽5~8 cm,深18~20 cm)、穴施(施肥穴直径为15 cm,深18~20 cm)、双条施(施肥单沟宽5~8 cm,两沟相隔15~18 cm,深15~18 cm)和撒施(翻耕前将肥料均匀撒入)4个处理,测定烟株农艺性状及烟叶化学成分,并对原烟进行品质鉴定和评吸分级。【结果】双条施处理团棵期前大田烟株生长发育较好,株高相对较高,打顶及打顶后中部和上部叶片的单叶叶面积最大,烟叶的开片总体效果最好;双条施处理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质量较好,中、上等烟比例最高,为91.8%;条施处理产量与产值均为最高,分别为2383.05 kg/ha和28834.91元/ha,双条施处理次之,产量与产值分别为2292.45 kg/ha和27967.89元/ha。【结论】双条施方式处理最有利于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及提高烤后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76.
评价广西贺州市K326植烟区土壤肥力状况,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以贺州市K326烟区为评价单元,以约6.67 hm2为一个采样单元对贺州市主产烟区采集187个土壤样品(富川县140个、钟山县44个、昭平县3个),测定土壤化学肥力指标,对土壤养分丰缺进行评价和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贺州市K326烟区土壤养分肥力整体较好,有机质、氮营养供应充足,磷营养处于丰富水平,钾营养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区域钾营养供应不足,pH总体处于中等至偏碱水平。植烟土壤钙营养供应过多,部分区域土壤镁供应不足,而硫营养供应较合适。钾钙镁供应平衡性差,钾镁比和钙镁比大于适宜范围的样本占比大,容易导致缼镁。植烟土壤的有效铜、锌、铁、锰4种营养元素供应充足,硼、钼营养元素普遍缺乏。通过土壤养分丰缺评价和适宜性分析,为贺州市K326烟区高产优质烟叶生产的施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烘烤方式与烤烟香气成分的关系,以云烟87烟叶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和烘烤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烘烤方式对烤后烟叶香气成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密集烤房采用密集挂竿和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烤出的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酸性、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此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烟叶香气指数B值;普通烤房次之;采用密集烤房散叶堆放烘烤的烟叶香气量最低。  相似文献   
78.
为探明枸溶性钾肥对烤烟抗病性、抗旱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不同比例配施对烤烟病害情况、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75%枸溶性钾肥+25%硫酸钾)烤烟对野火病和烟草花叶病的抗性最强,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4.63和3.52,较T1处理(100%硫酸钾)分别下降69.80%和52.62%;气候自然斑发病率最低,为4.55%,较T1处理降低66.64%;烟叶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48 h内一直呈增加趋势,且在5个处理中最高;MDA含量最低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烤烟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最大,根尖数最多,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分别较T1处理增加81.58%、91.98%、133.45%。总体而言,75%枸溶性钾+25%硫酸钾处理烤烟的抗病性和抗旱性及根系生长表现最好,建议在保水能力差、土壤酸化严重的植烟土壤或降雨量少的烟区采用该配施比例。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印楝诱抗烟草炭疽病的机理,为烟草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对烟草炭疽病的防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印楝种子粉末处理后烟草的NTF6、NtLox、NtS-GT1、NtPAL、NtPDF、NPR1、NtRar1和PR1a等8个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变化;对比叶面喷施不同印楝种子提取物(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溶液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叶面喷施印楝种子甲醇提取物不同分离流分处理的烟叶总酚含量及抗炭疽病效果.[结果]根施印楝种子粉末可使烟草炭疽病的病情指数(26.67%)较对照(74.17%)显著降低(P<0.05,下同).qRT-PCR检测结果表明,NPR1、NtRar1、NtSGT1和PR1a等4个抗病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印楝诱导烟草抗炭疽病相关.印楝种子甲醇提取物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其丙酮流分段在处理后6和96 h诱导烟草的总酚含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分别为对照的2.52和3.34倍,且其诱导烟草抗炭疽病的能力最强,病情指数(25.00%)显著低于对照(69.17%).[结论]印楝种子提取物通过诱导提高PPO和POD抗病相关酶活性及诱导NPR1、NtRar1、NtSGT1和PR1a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抗炭疽病作用,且诱导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甲醇提取物的丙酮流分,其可作为烟草炭疽病的诱抗剂推广应用于烟草生产.  相似文献   
80.
烤烟香气风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综述烤烟香气风格的评价方法及生态环境、化学成分、栽培和遗传因素与烤烟香气风格的关系,发现目前有关烤烟香气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香气物质本身及香气物质与环境因子、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且多为单一因素的描述结果;而有关烟叶香气风格形成的机理及其是否受基因控制等方面尚未清楚.因此,今后应加强烤烟香气风格形成代谢、分子机理方面的深人研究,探讨香气风格的形成途径及调控基因,并针对不同区域特色烟叶香气风格进行定量化、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