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木薯新品系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选育的木薯新品系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的生产适应性,以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配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的E497、E333、E361、E18等4个木薯新品系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SC205相比,E497每667 m2鲜薯产量比SC205高19.22%,淀粉含量高3.6个百分点;E3...  相似文献   
52.
农耕新方法粉垄整地上壤速效养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旱地粉垄0~30、0~40、0~50、0~60 cm和水田0~40 cm土壤削面样品,以其相对应的原土为对照,测定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和有效硼、铜、锌、锰含量.结果显示,粉垄整地后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均比原土增加,旱地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增加量分别为3.02%~35.16%、6.80%~39.54%...  相似文献   
53.
广西木薯诱导开花结实及发芽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南宁立地条件下,以正常排灌的土壤疏松条件为对照,开展以水制土制肥调节植株营养等为手段的诱导木薯开花结实及促进种子发芽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华南5号木薯经短暂淹水致土壤板结和短暂渍水致土壤板结处理,每株坐果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0.3和18.5粒;通过淹水和渍水处理,使木薯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降低,氮素含量分别比对照低37.26%、30.79%;有效提高叶片的C,N比,淹水处理、渍水处理分别为19.71、17.70,比对照11.56高出8.15和6.14;所获杂交种子,经特殊处理催芽,发芽率达20%-60%,而常规处理尚未获得正常发芽的植株。研究内容可为广西木薯杂交育种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4.
防城港市木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万亩木薯良种繁殖基地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就防城港市农业经济、木薯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调研和总结,以充分发挥防城港市优良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较好地发展防城港市木薯生产,为后续木薯能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打下生产基础,形成防城港市良好的木薯产业链,服务三农,发展经济为目的,对防城港市木薯生产的发展对策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55.
不同淮山药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淮山药品种(资源)的营养品质。[方法]以9个淮山药品种: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6号、GY2、GY23、GY47、GY62、GY69和双胞山药为材料,测定他们的水分、粗蛋白、脂肪、氨基酸总量、氨基酸组分及矿物质含量。[结果]在供试品种中,GY2的营养品质较优,除其蛋白质含量排第2外,其总氨基酸、可溶性糖、脂肪、皂甙及各种矿物质含量均居首位;桂淮5号为高蛋白、高锌品种,其蛋白质和锌含量分别为3.03%和4.65 mg/kg;GY23、GY62和GY69为高淀粉品种,其鲜薯淀粉含量分别为22.0%、27.9%和23.4%。[结论]供试淮山药品种的品种特色比较明显,GY2的营养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56.
土壤耕作与土地生产力密切相关,土壤耕层中的养分影响作物养分的吸收与利用,良好的耕层结构有利于水、肥、气、热之间相互协调。耕层深度与耕作方式有关,构建良好的健康耕层结构,有利于协调作物生长和根系分布。本文结合有关传统翻耕耕作、免耕、旋耕、深耕等对土壤耕层的研究结果,从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土壤入渗、土壤重金属、土壤呼吸及根系特征等方面,探讨耕作模式对健康土壤耕层构建的影响,并就耕作体系、系统定位、耕作效率、适生作物方面指出目前土壤耕层研究不足,从因地制宜发展耕作方式、建立综合性耕作体系、加快耕作新型农机的研究应用、开展农田小气候环境系统研究方面展望了构建健康理想耕层结构的发展趋势,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人地关系矛盾,为农业生产中最佳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粉垄活化资源构建绿色农业“3+1”产业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明的农耕新方法——粉垄技术,利用自走式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深垦深松土壤,它可比传统耕作加深1倍,且全耕层土壤均匀细碎疏松,扩建新的土壤“四库”(养分库、水库、氧气库和微生物库),在化肥农药、灌溉用水、人工投入等“三不增投”情况下,各种作物增产10%~30%(多个省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23个点专家测产平均增幅25.48%),提质5%,保水1倍,粉垄耕作一次之后2~3年可持续增产;比较效益可达20%左右.探讨提出粉垄活化耕地、盐碱地、草原和江河等资源,驱动构建绿色农业“3+1”产业体系,在中国甚至全球将可促进实现可利用农业资源总量、优质食物来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三个增加”,实现对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两个应对”,实现人类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8.
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粉垄栽培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稻田粉垄冬种马铃薯试验,探索粉垄栽培技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荷兰15为试验材料,进行在稻田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冬种对比试验,粉垄整地稻田耕层深度为20 cm、松土厚度达30 cm,分别比传统整地增加5 cm和10 cm。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方式(CK)相比,粉垄栽培的马铃薯株高增加33.03%,根系数量和长度分别增加37.56%、52.04%;产量增加25.05%,商品薯率增加3.7个百分点。表明粉垄栽培技术可以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并提高商品薯的比例。  相似文献   
59.
旱地土壤耕作生态对木薯生长及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面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木薯单产及品质。[方法]利用水分(雨水)控制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生态类型对木薯生理生长及环境的影响。[结果]与降雨内涝淹水处理相比,降雨时正常排灌疏松土壤的含水量增加44.23%,容重降低17.32%,孔隙度增加38.26%,微生物菌落总数增加384.6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2.65%,光合效率增加55.28%,水、土流失量分剐减少83.70%和125.29%,这诸多因素构成了良好的土壤耕作生态。木薯产量达到46800kg/hm^2;反之,降雨短时渍水处理、降雨内涝淹水处理.因其土壤耕作生态不良,其产量分别为19125、6225kg/hm^2。[结论]在合理利用天然降雨、不渍水不淹水而保持良好的土壤耕作生态条件下,木薯种植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0.
粉垄耕作对农田砂姜黑土土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粉垄耕作对砂姜黑土土壤结构的影响,探明其变化机理,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团粒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表征手段研究砂姜黑土团聚体分布及微形态等物理性质,比较分析了粉垄(FL)、深松(DP)、深翻(DT)3种耕作方式下砂姜黑土的物理变化差异。[结果]结果表明: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粉垄耕作显著增加了粒径小于2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0.5~1 mm和0.25~0.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使大团聚体向小团聚体转变明显;同时,粉垄耕作下土壤微形态表现为表面骨骼颗粒粗糙、疏松和孔隙丰富等特点。[结论]粉垄耕作改变了砂姜黑土结构,为砂姜黑土地区推广应用粉垄耕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