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籽粒淀粉粒度分布及大、小淀粉粒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淀粉粒的糊化参数明显不同,大淀粉粒的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明显低于小淀粉粒,而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则明显高于小淀粉粒。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大、小淀粉粒及总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以N3或N4处理的数值最高,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改善小麦淀粉糊化特性。随着施氮水平增加,2.0μm和9.8μm淀粉粒数目、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9.8μm的淀粉粒数目和表面积百分比呈升高趋势。表明增施氮肥,降低了小淀粉粒数目、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而增加了大淀粉粒的数目和表面积百分比。  相似文献   
22.
以百农矮抗58、豫麦49-198、豫农949和偃展4110这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处理,研究了冬小麦拔节期幼穗抗霜冻力随幼穗分化进程的变化规律。在药隔期前后对4个品种进行了抗霜冻力鉴定,进而分析了不同品种、冬春性以及幼穗发育进程等对冬小麦抗霜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百农矮抗58抗冻能力较强,其他几个品种抗冻能力相对较弱。随幼穗发育进程的推进,幼穗抗霜冻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雌雄蕊末期发育进入药隔期,幼穗的抗霜冻力骤然下降,雌雄蕊分化期之前以及药隔期之后,抗霜力的下降趋势比较平缓,表明雌雄蕊至药隔期是冬小麦幼穗分化的低温敏感期;品种的抗霜性研究适宜在该时期展开。  相似文献   
23.
源库改变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剪叶和去穗处理进行源库改变试验,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的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去穗处理>去叶处理>对照,豫麦49-198去叶、去穗处理较对照分别高0.31%和1.16%,兰考矮早八去叶、去穗分别较对照高0.79%和2.01%;源库改变对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效应不同,醇溶蛋白含量以去叶处理最低,而谷蛋白含量则在对照中最低.两个品种的千粒质量均表现为去穗处理>对照>去叶处理;其中豫麦49-198和兰考矮早八去叶处理较对照下降的最大幅度分别为24.4%和7.6%;去穗处理较对照增加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1.1%和12.2%.蛋白质积累量表现为去穗处理>对照>去叶处理,豫麦49-198减源和缩库处理后单粒籽粒蛋白积累量降低和增加的幅度均大于兰考矮早八,表明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对源库调节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24.
以豫麦50(弱筋)和豫麦49(中筋)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沙薄地大田条件下追施硫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硫可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子粒硬度增加、出粉率提高,面团吸水率增加、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延长,弱化度增加,灰分、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下降。从协调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角度出发,以少量追硫效果为好,弱筋小麦豫麦50的适宜追硫量为22.5kg/hm2,中筋小麦豫麦49的适宜追硫量为45.0kg/hm2。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3个小麦品种在3种质地土壤上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在不同质地土壤上,直链淀粉的积累动态均呈线性增长趋势;支链淀粉的积累动态均呈抛物线增长。直链淀粉积累动态在粘土和壤土上均达显著水平,砂土上达极显著水平。支链淀粉的积累动态在壤土上达显著水平,在砂土和粘土上则差异不显著。不同质地间直支比的动态变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于2003~2005年在连续两年池栽条件下,以面筋含量高、中、低三种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豫麦49和洛麦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粘、壤、砂三种土壤质地对旗叶全氮含量和蛋白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后叶片含氮量逐渐下降,花后5~40 d,旗叶全氮含量表现为粘土>壤土>砂土.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前高后低又升高的积累变化规律.其中,低筋品种洛麦1号和中筋品种豫麦49在壤土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高筋品种藁麦8901在粘土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高筋品种藁麦8901籽粒蛋白质积累速率高峰期早于其它两类品种.低筋品种洛麦1号在砂土、中筋品种豫麦49在粘土种植条件下籽粒蛋白质产量较低;藁麦8901以粘土种植条件下籽粒蛋白质产量较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全氮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土壤质地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影响较大,生产上应针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制定不同的优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不同品种冬小麦拔节期抗冻性差异,以冬小麦品种郑麦366和百农207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5 ℃低温胁迫连续处理24 h后,测定叶片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逆相关SODPOD WCS120 P5CSLE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了低温胁迫后两个品种间各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连续低温处理24 h后, 两个品种的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较处理前显著下降,且百农207的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郑麦366。百农207叶片中除SOD在24 h时与郑麦366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四个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郑麦366。在低温处理24 h时百农207这5个基因的表达量都较0 h时显著升高,而郑麦366则显著下降。低温胁迫后,郑麦366幼穗受冻率高于百农207。因此,百农207的拔节期抗冻性高于郑麦366,也说明在冬小麦生产过程中选择种植抗冻性较强的品种可以缓解拔节期低温的 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