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4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物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栽培品种软腐病感病植株上分离到2株病原细菌,经回接试验证明为鸢尾软腐病病原细菌;同时还对2株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染色反应、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等研究,并将该病原细菌初步鉴定为欧文氏菌菊欧软腐致病型(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dder,Mc Fadden&;Di-mock)。  相似文献   
92.
甜菊扦插繁殖快速成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种和不同浓度的生长激素处理甜菊插穗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对插穗生根所需时间的长短及不定根萌发影响不大,不定根萌发时间一般在扦插后的7-10d。不同品种插穗的生根能力不同,表现为YS004>YS003>中山一号,20d后的生根率分别为98%、95%和85%,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解决了组培快繁成本高、出瓶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
银边绣球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银边绣球扦插繁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扦插时期、扦插材料的选择、扦插基质的选择、扦插环境条件的控制、扦插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银边锈球的扦插繁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周麦21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根据优质高产、弱春性早熟、抗病抗寒的育种目标选育而成.于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3),已申请国家小麦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95.
以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为对照,对超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6号灌浆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6号与对照品种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相比,在株高显著降低及生物学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收获指数分别提高19.3%和16.2%,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株粒重分别提高17.2%和14.3%,均达显著水平;后期光合速率分别提高70.8%和34.2%,达极显著水平;气冠温差在小麦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较对照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分别低62.5%和85.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浆中后期,一直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可溶性蛋白与叶绿素含量降解速度较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说明周麦16号具有良好的光、热利用能力,光合持续期长,中后期植株衰老较慢,源、库、流较为协调均衡,有利于子粒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子粒饱满度,子粒产量有"超越性"增加。  相似文献   
96.
选用优良观赏植物银边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 var.蔭cula-ta)健壮幼嫩茎尖作为组培试验材料进行组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组合为MS+BA2.0mg/L+NAA0.1mg/L,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2.0mg/L+NAA0.1mg/L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4/5MS+BA2.0mg/L+NAA0.1mg/L有利于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采用河南省麦区44个主推品种,对河南麦区适宜制作馒头小麦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冬麦区适宜优质馒头的小麦主要品质指标是:面粉蛋白含量11%~12%,湿面筋30%~35.9%,沉淀值23.3~40.3 m L,峰值黏度2200~3700 cp,低谷粘度1400~2400 cp,吸水率57.2%~60.8%,稳定时间2~9.5 min,硬度、直链淀粉和膨胀势中等偏低,面筋指数中等偏高,面粉白度、亮度越高,灰分和PPO活性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98.
试验选取弱春性主推小麦品种偃展4110、濮麦9号、豫麦18号为对照,对周麦23号产量构成因素、灌浆和光合规律、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23号产量的主要贡献来自穗粒数(40.6粒)和千粒重(46.1 g)的协同提高,以及较高的收获指数(46.6)和成穗率(54.8%),减少了无效分蘖对养分的消耗,有利于大穗的形成。较稳定的净光合速率及较低的气冠温差能有效的维持籽粒灌浆。另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表明周麦23号具有较强的源叶碳氮代谢活性,灌浆中后期较强的根系活力保证了籽粒灌浆的充分进行。  相似文献   
99.
[目的]提高优良绣球属花卉品种"尼克兰"的繁殖速度。[方法]选用"尼克兰"健壮幼嫩茎尖作为组培试验材料,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组合为MS+BA 2.0 mg/L+NAA 0.1 mg/L,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1 mg/L,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而4/5MS+BA 2.0 mg/L+NAA 0.1 mg/L有利于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结论]在"尼克兰"的组培繁殖中,重要的是注意茎尖和环境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0.
高产优质小麦豫麦62号形态及生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豫麦62号(周麦12号)小麦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小麦超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以豫麦21、豫麦18为对照,对豫麦62号植株形态及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麦62与对服品种豫麦21和豫麦18相比,在越冬期及拔节期展开叶的叶夹角、叶向值较大,而在开花期上三叶叶夹角、叶向值变小;后期绿叶面积大,叶功能持续期长,叶绿素含量高且下降慢,可溶性糖含量高且灌菜后期下降快,说明豫走62具有良好的“动态株型”及“源强、流畅、库大”的形态及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