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杀虫剂混剂研制与开发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杀虫剂混剂研制与开发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刘贤进,顾本康,韩丽娟(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近年来,我国杀虫剂生产中混剂品种及其使用量的迅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农药消费市场与应用增添了混乱。我国许多学者对这种混剂超常规发展中的问题已提出了许多加强...  相似文献   
42.
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检测棉花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棉花黄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检测二叶期棉花苗的致萎反应,经1989-1990年两年的120个棉花品种和品系的室内毒素检测,其致萎度和田间病圃鉴定调查的病情指数之间呈正相关,1989年的r=0.498~(**):1990年的r=0.725~(**),两年均达1%的极显著相关,说明在室内用病菌毒素检测棉苗的致萎度,能够反应棉花在田间病圃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  相似文献   
43.
顾本康  夏正俊 《植物检疫》1993,7(6):420-421
在30g/LKClO3浓度下,可诱导较多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作为氮原生长的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对棉黄萎病分离菌株的亲和性测定,能正确划分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中国的落叶型菌系VD8与美国落叶型菌第T9同可作标准菌系用,经测定,JC1(常熟溪9大队),JC4(常熟徐市15大队),JC5(常熟徐市13大附),SY11(南通三余镇北队),SY12(南通新垦2队)5个分离菌株突变体均能与VD8和T9菌株突变  相似文献   
44.
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的鉴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原名73a)进行了菌种鉴定和田间应用方式的改进。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12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Biolog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证明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Jaas cd的16S rDNA序列与多黏类芽孢杆菌(AM062684)的相似性为99.7%,GenBank登录号为AY942618。田间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菌株Jaascd的发酵液在棉苗移栽前喷施棉苗和移栽时灌根2种方式处理,都能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提高棉花产量,但移栽前喷施棉苗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5.
在均匀一致的黄、枯萎病病圃中,分别对1259份、426份品种进行黄萎、枯萎病抗性的鉴定。结果是:黄萎病高抗材料为8份,占0.64%,抗病材料79份,占6.27%;枯萎病高抗材料3份,占0.70%,抗病材料8份,占1.88%。在重复鉴定的152份材料中,134份结果一致,占88.16%。  相似文献   
46.
江苏省大丽轮枝菌(Verticillum dahliae)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还原酶缺陷型(Nit)突变体技术,对来自江苏省80年代及1991年不同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研究。80年代的65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经含氯酸钾培养基诱导,表型鉴定获得突变体A型(Nit 1)73株,B型(Nit M)77株,C型27株,其它类型4株。亲和性测定表明,仅一株(VD8)与国外落叶型群相亲和,属同一亲和群,其余菌株为非落叶型群。对1991年的35个菌株诱导获得78个A型突变体,19个B型突变体。有5个菌株与国外落叶型群相一致,呈强亲和性反应,其中JC1B及SY12两菌株获得A、B两型突变体,可成为我国的落叶型的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47.
在棉花抗枯萎病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人工接种病圃的发病程度对正确鉴定品种的抗性和杂交后代的选择效果关系极大。但在长期实践中,病圃经连续使用后,发病有衰退现象。根据我们人工病圃使用三年后的结果:抗病对照品种86—1,1981年蕾期发病株率为4.79%,1982年为1.29%,1983年为1.02%;感病对照品系4448,1981年病死苗重,未作调查,1982年蕾期发病株率为66.7%,1983年为64.5%。为了探讨病圃发病衰退的原因,1983及1984年我们在大丰县金墩乡江苏省农科院试验基点  相似文献   
4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接种植物内生性季防菌后,其诱导棉花抗黄萎病过程中棉花茎叶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和的歧化酶和酯酶活性的变化,。(1)诱导接种植物内生性生防菌73a,接种点附近棉茎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表现为酶带宽,颜色深,活性 明显强于单用针刺的对照,而针刺对照又明显于空白对照;接种后4天,接种73a等内生性防菌的酶谱比针刺对照及空白对照多1条Rf为0.28的酶带。挑战接种后10天测  相似文献   
49.
江苏省几种作物丝核菌交互致病性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鉴定江苏省几种作物病原丝核菌所属种及菌丝融合群的基础上,进行六种作物病原丝核菌菌株与其寄主的人工交互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六种作物病原丝核菌对各自的原分离作物均表现强致病性。将该六种病菌在六种作物上的病情指数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水稻纹枯病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六种作物,综合致病力最强,平均病指为42、38;第二类为玉米、大豆纹枯病菌及棉花立枯病菌,其致病特性及症状与水稻纹枯病菌相似,但致病力较弱,平均病指分别为31、0,25、80和18、95:第三类为大、小麦纹枯病菌,其致病特性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不侵染大豆和棉花,平均病指为28、1和26、53。据致病力划分的类群与菌株所属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另外,本文还讨论了病原丝核菌在自然界中相互侵染的可能性,以及各种作物丝核菌种群的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
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来自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174份次材料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黄萎病圃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情考查分花铃期发病高峰时和拔棉秆时两次进行。花铃期病叶发病程度轻于拔秆时的剖秆调查结果。3年来共鉴定出高抗品种(系)8份次,占4.60%;抗病48份次,占27.59%;耐病57份次,占32.76%;感病61份次,占35.06%。鉴定结果表明,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