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5篇
  49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为探索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自毒作用下嫁接黄瓜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本研究以200g·L-1连作嫁接黄瓜根际土壤浸提液灌根模拟自毒胁迫(CK2),分别以浓度为0、100、200 mg·L-1GSH对幼苗进行叶片喷施和灌根处理,在处理第4、第8、第12、第16天测定嫁接黄瓜、黄瓜、南瓜幼苗生物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GSH、抗坏血酸(As A)、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自毒胁迫下,嫁接黄瓜、黄瓜和南瓜幼苗壮苗指数、叶片SOD、POD、APX、CAT活性降低,As A、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表明连作嫁接黄瓜土壤浸提液能够对3种植物幼苗产生自毒作用。3种植物幼苗T1、T2、T3处理和嫁接黄瓜、南瓜幼苗T4处理的壮苗指数,叶片SOD、POD、APX、CAT活性和GSH、As A含量均显著增加,MDA含量均显著降低。黄瓜幼苗T4处理的壮苗指数,叶片SOD、POD、APX、CAT活性和GSH、As A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表明施加适宜浓度GSH可以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减轻活性氧对膜脂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幼苗素质。综上,嫁接黄瓜和南瓜幼苗的T4处理,黄瓜幼苗的T2处理缓解自毒作用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结果为防治嫁接黄瓜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耐盐水稻新品种海水稻(海稻86)芽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耐盐水稻的推广应用及构建河口低盐池塘渔稻生态共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海稻86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进行水培试验,以蒸馏水(盐度0)为对照,模拟不同盐度海水胁迫(3‰、6‰、9‰、12‰、15‰和20‰)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状况(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幼苗表观形态特征(根长、茎长、叶长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分析海水稻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对海水盐度的生长适应范围.[结果]不同盐度海水溶液对海稻86的种子活力表现出低促高抑作用,当海水溶液盐度为3‰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最大值,随海水溶液盐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随海水营养液盐度升高,海稻86种子胚芽和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胚芽长、苗高、叶长、主根长、生物量及冠跟比等指标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但低盐海水(3‰)对海水稻根系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海稻86种子萌发的最佳盐度和最大盐度分别约为3‰和15‰,幼苗生长适盐范围为0~9‰,当在盐度超过9‰时,幼苗生长缓慢(15‰),甚至停止生长逐渐枯黄(20‰).[结论]海稻86在苗芽期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适盐范围较广,适合在河口低盐或半咸水养殖池塘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3.
针对市场上种类繁多,且有效含量各不相同的1-甲基环丙烯(1-MCP)保鲜剂产品,推导出合理、适用的1-MCP保鲜剂用量计算公式,可在果蔬贮藏保鲜实际处理中根据不同保鲜剂产品的有效含量、处理浓度、温度和处理体积,准确的计算出所需保鲜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3种海滨植物的生理生态动态响应特征及其耐盐性差异,为盐碱地绿化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年生中山杉、小叶榕和海滨木槿幼苗为材料进行为期56 d的盆栽试验,设置3个盐分梯度对其生长和形态、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系统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来明确3种植物在耐盐性上的差异。[结果] 短期盐胁迫(14 d)对3种植物存活率、叶形和叶色影响较小,但长期盐胁迫(56 d)对小叶榕产生较大影响,盐胁迫下3种植物固定枝条相对生长率动态特征差异明显。3种植物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盐处理时间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呈现总体降低趋势。盐胁迫下3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则随着盐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盐处理时间和物种的交互作用对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有显著影响,3种植物耐盐性主成分有明显差异,表明它们不同的耐盐响应特征。[结论] 3种植物的生态生理响应特征表明盐处理对小叶榕影响最大,中山杉次之,对海滨木槿影响最小,因此海滨木槿和中山杉有优先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75.
基于专业技能培养的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园林工程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行业需求及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园林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专业技能培养,构建了符合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并提出了具体方案,以期为园林专业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以天水元帅苹果为试材,研究1-MCP处理对元帅苹果在常、低温贮藏条件下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抑制苹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明显降低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元帅苹果在常温、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推迟了果实劣变的进程,从而延缓元帅苹果的后熟和衰老,推迟了果实的后熟期,不同处理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1-甲基环丙烯(1-MCP)对‘黄冠梨’的采后贮藏保鲜效果.【方法】以‘黄冠梨’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不同采期果实冷藏期间[(0±0.5)℃]衰老及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1.5μL/L 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抑制乙烯释放速率,推迟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时间,保持较好的果实硬度,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抑制H2O2积累,降低了MDA含量,较好地保持了‘黄冠梨’果实的品质,保鲜效果显著.在贮藏过程中还发现,1.5μL/L 1-MCP处理果的H2O2、MDA平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果实(P0.05),显著地抑制了果实的成熟衰老.【结论】1-MCP对‘黄冠梨’成熟衰老的控制效果与成熟度密切相关,对于采期较早的‘黄冠梨’品质的保鲜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8.
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桶;鲻(24.5±0.5 g)的放养密度为3尾/桶,养殖在水体中的网箱中(直径0.8 m、高度0.6 m)。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T0、T50、T100和 T150),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重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T0)相比,方格星虫组底层(6–8 cm)沙中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4个试验组的间隙水中硝态氮(NO3-N)、氨氮(NH4-N)以及活性磷(SRP)浓度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T100和 T150组各层间隙水的 NO3-N 浓度均低于T0组(P<0.05),且底层间隙水的 NO3-N 浓度随方格星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T0组表层 NH4-N 浓度高于方格星虫组,而底层氨氮却显著低于高密度方格星虫组(T100和 T150)(P<0.05)。结果表明,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沉积物表层的有机质向底层转移,从而影响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转化和释放。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精养池塘中的底质修复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正>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俗称东星斑,属鲈形目、科、石斑鱼亚科、鳃棘鲈属,为热带珊瑚礁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艳丽的体色又赋予其很好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极高,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具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有学者对豹纹鳃棘鲈的繁育及养殖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人工养殖豹纹鳃棘鲈饵料以鲜杂鱼为主,没有专门为其生长发育需要而设计的优质配合饲料。随着豹纹鳃棘鲈人工繁殖技术不断完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适宜的饲料开发相关问题日益显现。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开展豹  相似文献   
80.
从患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分离到三株细菌,分别采用口服、肌肉注射、皮肤损伤浸泡、皮肤不损伤浸泡4种方式对分离株制备的菌液进行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口服方式外,其他感染途径均能使棘胸蛙发病并导致死亡,且对棘胸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等方法鉴定该致病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时,通过抑菌圈法研究该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对氯霉素、吡哌酸、头孢哌酮、链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