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长期大棚茄子-水稻轮作制中2季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是现阶段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P、K则不成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连续2季不施用P、K对作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吸收量无显著影响;轮作周期内最佳施肥量处理(OPT)的地上部N总累积量为314.2kg.hm-2,其中土壤N供应量分别占大棚茄子季和水稻季N累积量的63.0%和72.9%,N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为10.85%和24.9%;2季地上部P2O5和K2O的总累积量分别为159.5和543.9kg.hm-2,土壤P和K的供应量均超过了90%,P肥和K肥的2季总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1.5%和8.6%;减少总施N量和N肥后移至水稻季的施肥措施均可增加作物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大棚茄子季和水稻季的适宜施N量分别是450和150kg.hm-2,可比常规施肥量分别减少55%和33.3%;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消耗土壤养分,但大棚茄子长期高量施肥累积的养分仍有向下层土壤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饲养试验、能耗和经济效益分析 ,对两种乳猪料膨化生产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与散料膨化工艺相比 ,全料膨化工艺生产的乳猪料日增重提高 4 6 .87% (p <0 .0 5 ) ,采食量提高 2 6 .18% (p >0 .0 5 ) ,饲料转化率提高 14 .0 9% (p<0 .0 5 ) ;每吨饲料生产能耗增加 2 2KW ,提高 2 5 .2 9% ;每头猪毛收入增加 7.6元 ,提高 95 .4 8%。结果表明 ,乳猪料全料膨化生产工艺优于散料膨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3.
施用专用控释肥料对西瓜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西瓜专用控释肥料作基肥施用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机包膜尿素、有机包膜尿素和北京产的聚烯烃包膜尿素为主要原料配制的专用控释肥料作基肥施用,可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9.43%、7.85%和27.17%,可以使主蔓长度、单株瓜数和单瓜重明显增加,糖度增加,品质改善。同时对在西瓜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土壤速效N、P、K养分的供应状况和植株N、P、K含量状况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采用大区试验,在有机无机常规施肥种植的基础上,研究茶园行间秸秆覆盖和绿肥种植对春茶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处理可使茶叶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23.7%和41.4%,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咖啡碱含量增加,酚氨比分别下降15.3%和13.0%,茶叶鲜叶产量分别增加16.6%和14.8%,茶叶...  相似文献   
25.
肥效调节肥料(CAF)的节肥省工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5N示踪对肥效调节肥料(CAF)中氮素的利用率作了调查,结果表明CAF中氮利用率以及回收率均比常规肥料提高一倍左右,其中氮素溶出速率与作物需肥规律比较吻合。田间小区试验及大面积推广示范结果也表明CAF在各种作物上有显著的节氮和省工效果,因而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以杭州湾南岸两个前期已鉴定的跨2 000 a的水稻土序列(上虞:30~2 000 a;慈溪:9~2 000 a)为模型,探究长期植稻下稻田土壤耐药组演替特征,以期拓展对人为水耕土土壤耐药组形成与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研究采用了高通量荧光定量PCR(HTqPCR)技术,分析了不同土壤深度(耕作层、犁底层、母质层)下水稻土序列中320个耐药基因(ARGs)的检出情况、丰度、多样性及其随植稻年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土序列共检出289种ARGs,以氨基糖苷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最为丰富多样,两个地区共有181种ARGs。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指出,上虞和慈溪水稻土序列的ARGs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部分体现在ARGs亚型数量上。慈溪持有108种在上虞水稻土序列中不存在的ARGs,但85%的慈溪特有ARGs在植稻100 a后消失。因此,随植稻年限增加,不同地区水稻土序列在ARGs亚型数量上的差异缩小,在植稻千年后趋于接近。同时,随着植稻年限增加,水稻土耕作层、犁底层和母质层土壤间的ARGs亚型数量差异缩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杭州湾南岸水稻土序列的ARGs丰富度和多样性随耕作年限的增加整体呈衰减趋势,同时伴随ARGs相对丰度的上升,其中相比耕作层和犁底层,母质层ARGs与植稻年限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综上,时间驱动了稻田土壤耐药组发展,而植稻年限对母质层中ARGs组成有强烈的塑造作用。在杭州湾南岸,新生稻田土壤(≤50 a)比成熟稻田土壤(≥1 000 a)拥有更为丰富的ARGs亚型但更低的ARGs相对丰度。水稻土序列中细菌丰度与ARGs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暗示成土过程中ARGs演替与微生物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不同形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贮存过程中pH、氮素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在作物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常规条件下贮存120 d,含水量20%的处理氮损失明显较高,达3.3%,含水量<15%时可以基本控制贮存过程中的氮素损失.不同形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贮存过程中各项性状的变化没有差异.粉状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微生物活菌数较多,细菌、真菌数量均比粒状有机无机复混肥高出1个数量级.颗粒状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比粉状有机无机复混肥好.  相似文献   
28.
采用田间试验结合15 N同位素示踪,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稻田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加施有机肥3 000kg/hm2,稻谷增产9.8%~17.7%,氮素利用率达到47.9%,比单施化肥提高4.8%。而在施氮量210kg/hm2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硝态氮是稻田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形式,施用有机肥能有效地降低氮素损失率。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氮素通过田间径流的流失率由0.85%降至0.70%,氮素通过渗漏水损失率由1.29%降至0.96%;施氮量达到210kg/hm2后,施用有机肥对减少氮素流失的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试验点土壤特性、施肥目标产量以及对农田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建议以每1hm2施用纯氮150kg、配施3 000kg有机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利用休闲稻田消解沼液生态效应及对后季水稻安全生产、土壤肥力及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嘉兴市脱潜潴育型水稻土青紫泥田上,进行4年定位田间试验,考察了休闲季灌施不同用量沼液对水稻产量、稻谷、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差异以及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提出休闲稻田沼液消解安全容量。研究结果表明:休闲稻田灌施沼液可有效消解单一水稻轮作制地区沼气工程冬春季产生的沼液,每公顷休闲稻田每年安全消纳沼液3000t,后季水稻可在不施化学氮、钾肥,减半施用磷肥的基础上获得与全化肥处理相近或略高的产量;休闲季灌施沼液对土壤肥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都明显高于不灌沼液处理,但除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外,各种养分含量年度递增趋势并不明显,没有出现养分过度累积导致的富营养化;与全化肥处理相比,休闲季灌施沼液后土壤及稻谷中有害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增加;综合沼液灌溉对产量、土壤质量、稻谷安全品质监测结果,在水稻生产安全、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下,确定休闲稻田沼液安全消解容量为N1500kg·hm-2。  相似文献   
30.
不同酸性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区试验,比较了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生石灰、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和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养分、质量状况以及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都可以显著改善土壤酸化,在施用生石灰、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和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 H由5.78分别上升为5.92、6.37和6.55。与生石灰处理相比,含硅钾和含腐殖酸的土壤改良剂处理土壤中的交换态铝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1%和25%,并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两种土壤改良剂相比,施用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后土壤的交换态钙离子和交换态镁离子含量显著上升。在3种酸性改良剂处理后,土壤和果实总砷、总镉、总铬、总铅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含硅钾改良剂处理后葡萄果实的含水率显著高于生石灰处理,含硅钾和含腐殖酸的土壤改良剂处理后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显著高于生石灰处理;含腐殖酸的土壤改良剂处理后葡萄果实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生石灰和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处理。因此,与生石灰处理相比,施用含硅钾土壤改良剂和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酸化的效果更好;并有利于降低土壤中可交换铝,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可交换性钙、镁的养分含量,改良土壤;同时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