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新灌区广武地区的实验资料,对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投入、产出的单因子评判矩阵确定最优灌溉量,分析各不同发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确定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宁夏扬黄新灌区热量资源的网格点推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对无资料地区的温度分布及热量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详细推算,对以往的小网格气候订正公式进行了改进,引入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对坡面辐射的影响,并用线性内插确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以利用逐旬气候资料进行小网格订正,从而得出了红寺堡、兴仁堡、清水河中下游及罗山东鹿网格点温度分布,形成了包括年、季、月、旬温度场,各界限温度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及积温场小网格数字化图集。  相似文献   
13.
宁夏2014年苹果晚霜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是易受霜冻影响的经济林果之一,2014年春季宁夏冷空气频发,出现多次霜冻天气过程,为了了解2014年晚霜冻对宁夏苹果的综合影响,文章运用调查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苹果遭受晚霜冻危害情况。结果表明,2014年宁夏苹果花期和幼果期均遭受霜冻危害,平均综合危害程度在30%~35%;综合晚霜冻危害受日最低气温出现次数和阶段内极端日最低气温影响较大;各地差异明显,从有限调查点来看,中宁轿子山林场受冻较为严重;不同品种之间,富士受冻最严重。文章的调查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宁夏苹果产业受霜冻危害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旱作小麦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探索能定量监测中国西北旱作农区旱灾对小麦造成产量损失的方法,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计算了1961~200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FAO提供的小麦KC值和历年小麦生育期资料,模拟了历年逐旬小麦需水量。通过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各分量的订正,求算了历年小麦生长期间的实际耗水量和水分满足率,运用期望产量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小麦单产的干旱灾损监测与损失评估模型,效果良好,可以满足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该方法适用于中国西北旱作小麦的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  相似文献   
15.
徐蕊  马力文  李剑萍 《农学学报》2021,11(12):34-39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种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和区域,试验于2017—2018年在宁夏海原、盐池、彭阳、同心、西吉5个地点根据当地环境特点试种不同品种藜麦。结果表明:彭阳、同心、西吉试点连续2年试种失败;盐池试点2017年低产,为3.69 kg/hm2,2018年绝产,均不适合藜麦种植生长;海原试点连续2年各试种品种均试种成功,且适应性、丰产性最好,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其中‘条藜1号’和‘陇藜1号’产量和适应性最好,能够在海原县示范种植。本试验结果可为在宁夏推广种植藜麦规避风险,为进一步利用气象因子进行藜麦种植区划奠定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引起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通过大气环流的异常影响东亚季风系统,对宁夏气温、降水等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影响。为了解厄尔尼诺对宁夏中南部山区气候要素的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动态距平分析法,分析了宁夏干旱山区1961年以来厄尔尼诺发生当年和次年气候要素、农业气候资源及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厄尔尼诺造成宁夏暖冬,有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厄尔尼诺使冬、春季气温偏高,但夏季气温明显偏低,作物生长季积温减少,高海拔地区热量强度更加不足,影响玉米成熟。厄尔尼诺发生次年,中部干旱带春季降水偏多,有利于保障春播和作物苗期生长,但夏、秋季降水偏少,容易出现干旱,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南部山区春季、秋季降水偏多,有利于作物播种和苗期生长,但夏季降水偏少,特别是作物开花、灌浆初期降水偏少,不利于玉米、马铃薯生长。玉米灌浆中后期、马龄薯成熟期降水偏多,容易引起马铃薯晚疫病。厄尔尼诺发生当年小麦、玉米和马铃薯减产;厄尔尼诺发生次年,山区冬小麦、玉米和马铃薯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8.9%、7.8%和8.4%,均为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7.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青干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年小麦青干现到资料和50年产量统计年鉴,结合民政部门的50年灾害历史资料,运用产量逐级分离模拟和给定初始聚类中心的逐步筛选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宁夏引黄灌区表小麦青干灾害等级判别指标,即在抽穗~扬花、灌浆~乳熟、乳熟~成熟阶段,均以降水量作为1级判别指标,降水日数为2级判别指标,降水过程结束后2d内的最高气温为辅助判别指标。历史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准确率在67%~80%之间,判别效果比较理想。这些基于产量损失的指标,达到了开展小麦青干监到服务的要求,也为进一步开展青干灾害产量损失评估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气象为农服务作用,科学规划宁夏皮燕麦产业发展。利用宁夏中南部地区2017—2018年皮燕麦产量和气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再根据宁夏23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模拟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综合各指标权重,通过栅格运算获得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皮燕麦种植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冷凉山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少雨地带,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北部黄河平原。本研究结果为合理规划宁夏皮燕麦产业布局,新品种引种和推广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水分供需状况,可为合理安排补灌制度,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支持。采用FAO PM 56方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方程,通过细化Kc系数,分析了马铃薯历年逐旬需水量、耗水量和水分盈亏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需水465.1~677.3 mm,与气温和降水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需水量在高温年偏多,低温年偏少,在多雨年偏少,少雨年偏多。苗期和块茎膨大期水分盈亏为正值,6—8月上旬大部为负值,即有7—12个旬的水分亏缺超过10 mm/旬。缺水时段从南到北逐渐延长,缺水量逐渐增多,中部干旱带6—8月累积水分亏缺300 mm以上。为此,可选择耐旱品种,实施低耗水前茬休耕轮作、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水分亏缺期节水补灌等措施,支撑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宁糜14号、14-292、14-80、固15-5和14-278共5个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选取同心县南塬村、海原县海城镇武塬村、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和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4个试验点,分别在2017、2018、2019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心试验区优选糜子品种为宁糜14号,海原试验区优选糜子品种为固15-5,西吉试验区优选糜子品种14-278,固原试验区优选糜子品种为固15-5.综合考虑地点、品种和年份,推荐宁夏糜子优选品种为固糜15-5.总结了糜子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可种植区及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包括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西吉县、原州区、彭阳县、隆德县及泾源县等地区;次适宜区主要包括红寺堡区、同心县、贺兰山沿山部分区域及海原县北部等地区;可种植区主要包括沙坡头西南部至海原县西北部区域及贺兰山沿山区域;不适宜区主要包括灵武市、利通区、中宁县、沙坡头北部及隆德县东部和西吉县北部部分区域.该结果为宁夏糜子的生产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