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21.
宁夏南部山区小麦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计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 1961~ 2 0 0 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 ,并利用FAO提供的山区小麦Kc值和历年小麦生育期资料模拟历年逐旬小麦需水量。通过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各分量的订正 ,求算出历年小麦生长期间实际耗水量和水分满足率 ,运用包络产量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小麦单产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模型 ,应用效果良好 ,可满足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  相似文献   
22.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热干风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年小麦热干风观测资料和50年产量统计资料,结合民政部门的50年灾害历史资料,运用产量逐级分离模拟和给定初始聚类中心的逐步筛选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热干风灾害等级判别指标,为进一步开展热干风灾损评估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气象卫星遥感在宁夏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宁夏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工作的发展概况,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遥感可在洪涝灾害监测、春季沙尘暴监测、宁夏农林结构调查、沙漠进退和土地荒漠化监测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4.
利用宁夏中南部贫困山区固原市和西吉县马铃薯定点历史观测资料、固原市长城梁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和西吉县吉强镇2016年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资料以及分期播种试验区的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对气象资料进行合成处理,分析马铃薯商品薯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到影响马铃薯商品薯率的关键气象因子,对马铃薯商品薯率影响显著的关键气象因子进行拟合,建立评价马铃薯商品薯率的综合权重模拟方程。结果表明,块茎膨大期日均降水量是影响宁南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最主要的气象因子,块茎膨大期日均降水量由1 mm/d增加到2 mm/d,商品薯率由34.4%提升至76.5%,日均降水量达到2.94 mm/d时,商品薯率达到100%。开花后第4旬(淀粉积累转折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商品薯率下降4.0%~5.5%。播种前3—4月降水量每增加10 mm,可增加马铃薯商品薯率3.14%~11.01%。  相似文献   
25.
为掌握降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天然草场土壤中的渗透情况,引入根据土壤含水量增量变化确定渗透深度的方法,并运用回归、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手段,建立了不同土壤质地下降水渗透深度预测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运用回归方法建立的渗透深度预测模型(R~2在0.60~0.67)比逐步回归预测模型(R~2在0.49~0.58)显著性好,两种预测模型中降水量或降水日数的回归系数在置信度为0.05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2)通过对两种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分析,回归预测结果、逐步回归预测结果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70以上,特别是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0.88~0.93),从模型简单可用的角度考虑,最终选用逐步回归预测模型。(3)兴仁沙壤土条件下预测效果较好(81%~100%的样本相对误差均在30%左右或以下),同心壤土预测效果中等(55%~60%的样本相对误差小于30%),盐池粗砂土条件下效果一般(约50%左右样本相对误差在30%及以下)。(4)同时,文中预测模型试验验证了不同土壤质地对降水渗透深度的影响,当相同的降水过程下,降水渗透深度大小顺序为粗砂土沙壤土壤土。  相似文献   
26.
河套灌区不同育苗期和大棚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宁夏河套灌区水稻适宜育秧和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利用中卫市1996-2003年对宁粳16号水稻品种观测的资料,采用CERES-Rice模型对遗传参数进行本地化调试。模拟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并利用宁夏灌区10个市(县)资料验证模型的区域模拟能力。设置不同育秧日数和棚内气温,模拟二者对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结实粒数和生育进程的单独和综合影响,以确定适宜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模型对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模拟能力较好,产量和结实粒数的模拟最大误差分别为2.93%和3.47%,一致性指数分别达0.98和0.92;播种-开花日数模拟误差大多在3d以内,一致性指数为0.77。假定本田期的气象条件、施肥、灌溉等措施均不变,设置不同育秧温度和育秧日数,模拟发现育秧日数26~30d比18~24d时水稻产量高,结实粒数多。32℃下育秧的水稻产量和结实粒数最高,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相对较短。同时改变育秧日数和育秧棚内气温,在育秧期较短时育秧温度升高将提高产量,增加结实粒数。而在育秧期较长时,育秧温度升高造成产量下降,结实粒数减少。32℃下育秧20d时水稻产量最高,结实最多,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相对较短。育秧日数相同时,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随育秧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育秧温度相同时,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随育秧期的延长而缩短。不同育秧温度下的最适育秧日数可作为预测河套灌区各地水稻适宜移栽期的综合农业气象指标,为细化水稻适宜移栽期的农业气象指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7.
利用宁夏24个地面气象台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GIS技术进行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利用2017、2018年试验数据筛选出具有高产性、稳产性的裸燕麦NLY17-05品种,并以此作为宁夏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主体品种及研究品种.通过对产量与关键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选取4个气候适应性区划指标:海拔、5—6月降水量、6—7月最高气温≥32℃日数、4—6月平均最高气温.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海原县西南部、西吉县、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为裸燕麦NLY17-05适宜种植区(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该地区海拔较高,裸燕麦生长发育需水关键期降水充足、灌浆期间气温适宜、高温日数较少,可以满足裸燕麦NLY17-05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8.
宁夏中南部山区以历年各市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权重重新建立宁夏气象资料序列,通过马铃薯水分满足率、水分盈亏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温度、水分、日照和综合适宜度分别与马铃薯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关系研究,分析影响宁夏中南部山区马铃薯产量的气象因子。研究表明宁夏中南部山区马铃薯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紧密,其中温度是马铃薯苗期关键气象因子,花序形成-开花期水分和光照因子对马铃薯产量有影响,其中水分影响最大。薯块膨大期温度、水分和日照对马铃薯产量均有影响,其中日照影响最大。结果与宁夏实际生产符合,为改进马铃薯种植措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了挖掘气候资源,避免气候风险,确保枸杞优质高效生产的气候条件,开展县域小尺度农业气候区划。【方法】选择2008—2018年宁夏中宁县及其周边枸杞产区19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10℃积温作为表征枸杞全生育期热量资源的指标,采用7—9月降水量作为表征枸杞产量、品质形成关键期的气象指标,采用6—7月降水-日照系数作为表征枸杞品质的气象指标。建立气象因子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利用ArcGIS的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功能,将上述3个气象因子推算到面上。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80%气候保证率下各因子的面上推算。分析3个气象因子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区划阈值,将3个气象因子的面域分布图进行累乘叠加,对中宁县枸杞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结果】将中宁县枸杞种植区域分为极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极适宜种植区分布在中宁县北半区沿黄河两岸热量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宜种植区分布在中宁县南半区的低平谷地,次适宜种植区分布在中宁县南半区的喊叫水乡和徐套乡北部的较小区域,中宁县南半区海拔较高的山地因热量不足,秋果难以成熟,不适宜种植枸杞。在80%气候保证率下中宁枸杞种植的极适宜区范围减小,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范围增大。【结论】采用多点自动气象站资料的县域气候区划,使气象资料面上推算尺度更小,精细化程度更高,反映的区划结果和位置更加详细,对指导县级种植业调整,确保枸杞优质高效生产的气候条件,趋利避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同类研究相比,本区划结果更为精细。  相似文献   
30.
宁夏春小麦干热风危害的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遥感监测春小麦干热风受害程度,在春小麦发生干热风前后,利用Unispec-SC单通道光谱仪测定了春小麦群体不同干热风受害程度的高光谱。对光谱进行重采样,获得了不同干热风危害程度的光谱响应曲线。结合春小麦炸芒率、千粒质量等田间调查,对干热风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研究了不同危害程度的高光谱特征。按照EOSMODIS可见光通道的波谱范围,构建了RVI、NDVI等多种指数。通过显著性分析,建立了判定春小麦干热风等级的高光谱植被指数指标和判别方程。结果表明,春小麦不同干热风受害程度的反射光谱差异明显。随着春小麦干热风的加重,近红外平台降低,红谷抬高,红边斜率下降,红边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RVI、NDVI、PVI、红边植被指数NDVIRededge和红边位置λrep均与春小麦干热风受害等级关系极显著。模拟EOSMODIS相应通道值合成的RVI、NDVI指数能反映出不同干热风危害程度,NDVI指数比RVI指数反映更明显。研究表明利用EOS MODIS遥感资料可以分辨出大面积春小麦干热风受害程度,这为开展春小麦干热风危害的遥感监测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