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春羽的茎段和茎尖在MS BA1.5mg/L NAA 0.5mg/L KT 0.5mg/L培养基上先诱导出芽。再通过增殖培养基MS 6-BA 3mg/L NAA 0.2mg/L不断继代增殖,最后在培养基1/2MS NAA 0.5mg/L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以牛角瓜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牛角瓜的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MS 2,4-D 2 mg/L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MS 6-BA 0.5 mg/L NAA 0.1 mg/L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1/2 MS NAA 0.5 mg/L,其生根率100%;试管苗生根培养30 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外源根施甜菜碱对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会诱导小麦幼苗体内甜菜碱的积累,外源甜菜碱能提高体内甜菜碱含量,改善水分胁迫下两小麦品种的水分状况,提高其水势,膨压和相对含水量,这可能是通过提高小麦幼苗体内一些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进而增强其渗  相似文献   
14.
蔓生百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蔓生百部的茎段上侧芽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在MS+6BA 2mg/L+kT 1mg/L+NAA 0.2mg/L培养基上,约10d茎段上侧芽开始萌发;继代繁殖在MS+6BA 2mg/L+NAA 0.2mg/L培养基上,约30d几乎全部诱导形成多芽体,多芽体的芽数平均为3个左右;生根壮苗一般采用1/2MS+IBA 0.2mg/L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赵新西  马千全  梁超  房燕  王玮 《作物学报》2006,32(5):703-708
以2个小麦品系旱丰9703(抗旱性强)和山农215953(抗旱性弱)为材料,研究了对盐胁迫的反应,以及外源甜菜碱在提高小麦抗盐性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小麦幼苗类囊体膜脂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发生改变,山农215953的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胆碱(PC)中亚麻酸(18∶3)相对含量均显著下降,旱丰9703仅PC中亚麻酸(18∶3)相对含量显著下降。甜菜碱预处理能显著缓解盐胁迫导致的山农215953的PG和旱丰9703的PC中18∶3相对含量的下降。盐胁迫导致小麦幼苗类囊体Ca2+-ATPase活性、Hill反应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降低,抗旱性较弱的山农215953下降程度较大;甜菜碱预处理能显著缓解其下降程度。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系在抗盐性方面具有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牛大力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保护牛大力野生资源。[方法]以牛大力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结果]用0.1%升汞处理外植体20 min,可获得无菌材料。以MS+6-BA1.0 mg/L+IBA0.1 mg/L为启动培养基,诱导率可达100%,接种后20 d,腋芽开始萌发,且生长正常。以MS+6-BA2.0 mg/L+IBA0.1 mg/L为增殖培养基,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达7.0,有少量的愈伤组织产生,但不定芽生长发育正常。用1/2MS+IBA0.5 mg/L+IAA0.5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0%,根生长状态良好。将生根的小苗移栽到椰糠∶砂为3∶1的基质中,覆盖地膜保湿15 d,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IAA0.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