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7篇
  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22.
棕壤小白菜施镍生物效应及临界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棕壤土施镍(Ni)对小白菜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并通过小白菜生物量、地上部茎叶Ni含量及土壤有效态Ni含量的变化确定了土壤Ni污染的毒性临界值。结果表明,土壤施Ni量在0~25mg/kg范围,小白菜生物量随施Ni量的增加而增加,施Ni量>25mg/kg,随施Ni量增加,生物量呈极显著下降。小白菜茎叶和根系中矿质营养吸收与Ni含量表现为一定的协同或拮抗关系。以生物减产量突变点为依据,确定棕壤土施Ni毒害临界值为:土壤全量Ni为66.36mg/kg,有效态Ni含量为6.21mg/kg(DTPA)和茎叶Ni含量为16.40mg/kg。  相似文献   
23.
欧李果实采后不同形态钙的质量分数及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野生欧李Prunus humilis为试材,采用不同浸提剂(水,1 mol·L-1氯化钠,20 g·kg-1乙酸,50 g·kg-1盐酸)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欧李实生类型(大果型和小果型)和嫁接类型(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果实采后常温储藏过程中不同形态钙的质量分数及组成比率的变化,为欧李钙素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采收期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提取率为98.24% ~ 99.32%,且以水溶钙和果胶钙形态组成为主,约占总钙量的70%左右;大果型果实中果胶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小果型果实(P<0.01),小果型果实中水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大果型果实(P<0.01),小果型果实中钙总量显著高于大果型果实(P<0.05);与实生类型比较,嫁接类型果实中水溶钙提取率增加,果胶钙提取率下降;采后果实储藏后水溶钙形态组成比率增加,果胶钙和草酸钙形态组成比例下降,磷酸钙和剩余钙形态组成比例无明显改变。图4表1参17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轻稀土抗油菜镉(Cd)铬(Cr)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物学效应,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稀土农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一轻稀土(La、Ce、Nd、Pr)浸种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d和Cr胁迫条件下油菜生长发育对Cd、Cr元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土壤Cd、Cr胁迫未对油菜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增加了Cd、Cr含量和累积量,以重金属Cd累积幅度最明显;La、Ce、Nd、Pr浸种处理均抑制土壤中重金属Cd和Cr向油菜茎叶转移与吸收,抑制效果因油菜发育状况、土壤污染程度及稀土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随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重,其抑制重金属毒害能力增强,以Ce浸种处理效果最佳,同时促进了油菜茎叶中干物质积累。【结论】稀土浸种处理是一种抑制和减少蔬菜重金属吸收和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
1 通辽地区种植业生态条件 通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北温带亚洲季风气候,除北部山区小范围属半湿润型外,大部分地区属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雨热同期.≥10℃有效积温鲁北以南3 000~3 200℃,无霜期1 00~15 0d.年降水量350~450mm,且多集中在6~8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在50%~60%之间,年蒸发量约2 000mm.  相似文献   
26.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羊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因患病部位和组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羊传染性脓疱病常发生坏死杆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保护地韭菜栽培面积逐年上升,反季节韭菜生产比较效益也呈现递减趋势。与此相反,淡季,也就是夏季韭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加,种植效益也增加。本文主要介绍韭菜夏季生产技术,即利用韭菜喜中等光照强度、耐阴性强、耐寒也耐热的特性,夏季在温室大棚(不覆棚膜)推行"滴灌+微喷"技术,结合遮阴措施,营造低光照、土壤湿度相对较大的局部环境,生产出叶片纤维少、柔嫩适口的商品韭菜,满足市场淡季供应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8.
甘肃省小陇山地区是野生猕猴桃的重点分布区域,介绍野生猕猴桃生长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提出野生猕猴桃仿生栽培管理技术,对实现野生猕猴桃的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生产及今后的开发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9.
从选种、整地、栽植、调整树形、施肥、化学调控、疏花、人工授粉、覆盖树盘、采收等方面简单总结了辽西地区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文冠果在北方地区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各组织器官中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欧李对钙的吸收积累与钙的形态密切相关,木质部和花器官、果实、果柄中的钙主要以果胶钙形态为主,韧皮部和新梢中的钙主要以草酸钙形态为主。在年生长发育时期,木质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含量回升;韧皮部中各种形态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果实成熟膨大期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略有回升;花器官和果实中各种形态钙含量变化呈“下降—增加(或下降)—下降”的变化;在果实发育期,新梢中的水溶钙、果胶钙、草酸钙和剩余钙含量明显增加,而果柄中的水溶钙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随生长发育进程各组织器官中存在钙形态转化。木质部、韧皮部、花和果实中水溶钙和果胶钙含量的年变化与相应器官中钙总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