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喜欢饲养宠物和喜欢进食生肉的人越来越来多,而人弓形虫感染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羊弓形虫感染率在5.71%~29.82%不等[1-2],诸多感染也给养羊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1弓形虫病概述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体内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是一种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生牛乳中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奶牛场的生鲜乳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显示:使用氯化钠肉汤(氯化钠质量分数为7.5%)增菌,使用Baird-Parker琼脂培养基选择培养,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纯化培养,可获得表皮葡萄球菌分离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表皮葡萄球菌分离株,可信水平为良好;本实验获得的表皮葡萄球菌分离株与经典表皮葡萄球菌模式菌株符合率为93%。  相似文献   
13.
鸽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曲霉菌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等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真菌性疾病,通常临床常见的是肺曲霉病,又称为霉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本病是世界性分布,常在孵化室呈暴发性流行,使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对鸽子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而且对人类也有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幼鸽多发且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广西香蕉、荔枝、龙眼、芒果4种水果总面积为691.73万亩,占广西水果总面积的47.63%;总产量为289.04万吨,占广西水果总产量的34.34%;产值75.43亿元,占广西水果总产值的35.69%。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广西热带水果受到巨大冲击,水果市场价格急剧下降,热带水果生产流通、热区果农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2018年上半年,某奶牛场频繁出现流产早产现象。为查明发生原因,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本文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奶牛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2018年1—6月累计出现流产早产牛41头,占牛群数量的8.6%。根据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该奶牛场频繁出现的流产早产是由饮水所致。改用自来水作为饮水源后,2018年下半年奶牛流产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相对含水率的影响,以3 个大豆品种‘黑农57’、‘改良168’、‘绥农26’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处理。结果显示:(1)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相对电导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2)各时期SOD和CAT活性为中度胁迫>重度胁迫>适宜水分,差异显著;各时期POD活性和苗期-盛花期的相对电导率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适宜水分,差异显著。(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POD活性和SOD活性,‘黑农57’>‘改良168’>‘绥农26’;CAT活性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在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比在适宜水分下活性要高,体现了春大豆对干旱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FMD)经常发生在全球许多地区,如亚州、非州、中东和南美.但近两年来却暴发于无FMD的日本、南非、阿根廷、英国等国家.新西兰每月接待上述这些国家的来访者达3万多人,而且这些入境者往往意识不到生物安全对新西兰的重要性,常常携带FMD风险较大的食品,如肉制品入境,这对新西兰的生物安全敲响了警钟,同时对新西兰的经济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绵羊口蹄疫双价疫苗免疫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和鼻、蹄、乳头等部位皮肤形成水泡和烂斑。本病传染性极强,宿主谱广,发病率几乎达100%,一旦暴发则迅速传播,可引起大范围的易感动物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槐角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槐角粗粉70%乙醇提取物,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报道鉴定化学物的结构.结果可知,从槐角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鹰嘴豆芽素A(1)、红车轴草素(2)、樱黄素(3)、木豆素(4)、木樨草素(5)、香叶木素(6)、3′-甲基香豌豆酚(7)、2′-羟基鹰嘴豆芽素A(8)、杨梅素(9)、柚皮素(10)、芫花素(11)、芹菜素(12)、杨梅苷(13)、白杨素(14)、杨属苷(15)、异槲皮苷(16)、黄芩苷(17)、金丝桃苷(1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槐角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8、9、11、15、18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