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获得土壤无脊椎动物7门130类185 033只。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和线虫动物门(Nemata)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7.50%和26.08%;环节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为常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4.95%和9.26%;扁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缓步动物门为罕见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25%、0.66%和0.30%。节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构成了土壤动物的主体,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16个湿地斑块中,2#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7#样地的类群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4.496 7)最高;14#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都最少。各样点土壤动物间的相似性指数在0.594 6~1之间,表明16个湿地斑块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为中等不相似到中等相似,这反映了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6个湿地斑块保护状况良好,受外来影响较少;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斑块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与人类活动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明高海拔区域野生小叶黑柴胡不同器官产量与品质形成机制.【方法】以甘南野生小叶黑柴胡根、茎、叶为材料,分别对其生物量、总黄酮、酚类和总皂苷类化合物含量、自由基抑制率(inhibition percentage,I%)和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茎单株干质量显著高于根和叶;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干质量含量为叶茎根,而单株不同器官积累量呈现为茎叶根;总皂苷干质量含量为根叶茎,而单株不同器官积累量呈现为根茎叶;I%和FRAP值均表现为叶茎根.【结论】高原野生小叶黑柴胡根、茎、叶3个器官之间产量、主要活性物质积累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药物利用与加工过程中应根据活性物质分布与积累量进行定向选择.  相似文献   
33.
以甘南高原栽培的黄玛卡(Lepidium meyenii Walp)根、叶为试验材料,分别对根、叶抗氧化能力,总黄酮、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黄玛卡叶的自由基抑制率(I)、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RAP),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均显著大于根。  相似文献   
34.
甘南高原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甘南高原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通过人工栽培可减少药农对野生桃儿七的滥挖滥采,保护野生珍稀植物,且为农牧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促使该地区农牧民进行大面积栽培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5.
马雄  马永生  马怀义  马正学 《草业科学》2011,28(12):2200-2202
2008-2010年连续3年7-9月,对天祝夏玛林区的蝶类进行了研究。采集到蝶类标本2 000余号,经鉴定整理出蝶类71种及亚种,隶属8科50属。其中粉蝶科有9属20种,占总种数的28.2%,为优势类群;蛱蝶科有15属15种,占总种数的21.1%,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9.7%,为次优势类群;绢蝶科1属9种,占总种数的12.7%;灰蝶科8属8种,占总种数的11.3%,为常见类群;弄蝶科2属2种,占总种数的2.8%,凤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8%,蚬蝶科1属1种,占总种数的1.4%,为罕见类群。单种属有43个,占总属的86%,包含的种占总种数的61%;多种属有7个,占总属的14%,包含的种有28种,占总种数的39%;属种比值系数为0.86。结果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单种属为主。  相似文献   
36.
本实验主要研究和探索了青稞幼苗中DNA的提取过程,最后总结出了一种提取青稞幼苗中DNA的有效方法-CTAB[1](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小量法.  相似文献   
37.
为解决南方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杂草难以防治的问题,选用土壤封闭除草剂单剂、复配剂及土壤封闭除草剂单剂+草甘膦异丙胺盐等共8种,开展了复合种植生育中期及后期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封闭除草剂复配剂平均效果好于单剂;鲜重防效高于株防效;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随之降低,株防效降低幅度大于鲜重防效;药后97 d,土壤封闭除草剂鲜重防效依次为精异丙甲草胺+草甘膦异丙胺盐>噻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扑·乙>乙草胺,防效分别为84.8%、83.04%、81.52%、80.11%、78.36%、77.35%、67.54%,均可作为湖南及南方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土壤封闭除草剂使用;唑嘧磺草胺在南方作为土壤封闭除草剂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叶片式钻头结构对成穴质量的影响,以自行设计的叶片式钻头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试验的研究方法探究钻尖结构、螺旋升角、螺旋叶片高度和叶片旋向对钻头成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钻尖与锥形钻尖钻头(E1、E2)在工作时的振动加速度分别为31.55、10.89m/s 2;螺旋叶片高度为80、100、120mm(E3、E4、E5)时,排土量分别为298.29、325.96、436.96g;正向与反向叶片钻头(E2、E3)排土量分别为154.43、298.29g,附土量分别为105.60、31.07g,振动加速度分别为10.89、9.96 m/s 2。在钻头结构为锥形钻尖、螺旋升角为60°、螺旋叶片高度为120mm、瓦片式叶片为反向时,成穴质量最佳。研究可为烟苗井窖式移栽叶片式成穴钻头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马雄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45-46,5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甘南高原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南高原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14种,分别占全球和我国红景天属总种数的15.56%和19.18%。并对甘南高原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分布和药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0.
青藏高原东缘海拔对植物种子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青藏高原东缘600种植物种子为对象,就海拔对种子大小的影响展开系统性地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区系内,植物种子大小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600, R2=0.029, P<0.001),并且在2 000~3 000 m海拔梯度中,种子大小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2)草本植物种子大小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512,R2=0.026,P<0.001),但是灌木(n=72, R2=0.004, P=0.616)和乔木种子大小(n=16, R2=0.005, P=0.795)随海拔虽有减小的趋势但无显著相关性;3)海拔较高地区的草本植物种子大小比同属的海拔较低的植物种子大11.5%(df=131, t=2.724, P=0.007),小于阈值±30%,草本植物属内种子大小与海拔无关。在132个草本植物种对中,与同属的低海拔物种相比,40.9%(54种)高海拔物种种子大,另外19.7%(26种)小,39.4%(52种)没有变化,由此,认为在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的选择压力下,海拔和系统发育综合因子对植物种子大小的影响由具体的某个属本身的特性所决定,不存在单一的海拔与属的种子大小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