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3篇
  2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四)农业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农业系统论认为,在农业生产中,任何领域,任何部门,任何工作都必须掌握农业系统的控体性,亦就是说必须全面地考虑农业生物、环境、技术、经济这四个方面及其互相结合所构成的整体。这样所制定的农业决策才可能是正确的,才能促进农业较顺利和较迅速地发展。农业系统的整体性的第一个法则是“缺一不可”。忽略农业系统中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所制定的农业决策或工作计划必然是  相似文献   
82.
(三)农业系统运筹 所谓农业系统运筹就是在农业系统研究中应用运筹学方法。运筹学包括一系列以寻求最优决策为目的的数学方面: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方法,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和对策论等。 运筹学的各种方法,在工程管理、经营管理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但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还不普遍。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系统的复杂性与变动性特别大,只依靠运筹学方法,往往难以真正有效地解决农业问题。例如线性规划,虽然可以处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因子,但它只能处理静态过程以及线性关系。而农业系统却充满着非线性关系,又是瞬息变化的动态过程。非线性规划则一般所能处理的因子又比较少。农业系统方法可以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3.
将自主研制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改造为适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水稻效应模型(RCCMOD);利用中国南方9个有代表性样点的水稻区域试验资料与同期同地的天气资料,对RCCMOD进行可靠性检验;将RCCMOD分别在研究区域基准气候(Baseline)和3种基于大气环流模型(GCMs)的(2×CO2)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并将模拟结果与同样条件下CERES Rice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4.
本文阐明了RCSODS的子系统之一“制作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实现步骤。还通过与人工编制的模式图相比较,介绍了它的优点及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水稻光合对温光逆境适应性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种质筛选技术,并结合对不同温度的响应能力,对6个水稻品种的光温适应性进行比较,并探索了水稻对光温逆境适应性的鉴定技术和品种间差异。通过研究,嵆醪矫魅匪漳系厍竺婊种驳木疚涔倬汪叹咏坏狙怯牛埠牛怨馕履婢秤薪锨康氖视δ芰Γ砻髡庖患蛞准际酰勺魑9嬗值呐浼糜诩ㄆ分值奈鹿馐视π浴  相似文献   
86.
苏州地区人多地少,按农业人口平均的集体耕地仅1.1亩,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都较优越,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商品经济较发达,因而成为高产的商品粮、棉、油及生猪、蚕丝、淡水渔业等的生产基地.解放以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增强物质技术装备,积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粮食生产在七十年代增长速度较快,年总产量五十年代平均38.2亿斤,六十年代平均48.7亿斤,七十年代平均69.0亿斤,1979年高达82.5亿斤.人民公社农、副、工三  相似文献   
87.
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3  
冯利平  高亮之 《作物学报》1997,23(4):418-424
研究孙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发展小麦最短累计春化日(AVD)的概念,指出不同类型品种的最短累计春化日不同,给 同类型有代表性品种AVD的数量指标。在借鉴吸收“水稻种”模型和CERES-Wheat模型的思想方法基础上应的以叶片构建了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WDSM具有精度高,机理怀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模拟误差在一周之内,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88.
作物模拟与栽培优化原理的结合-RCSOD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模拟与栽培优化原理的结合-RCSODS高亮之,金之庆,黄耀,陈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1作物横拟研究的国际进展作物生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以下简称作物模拟)是国际上近30年来迅速掘起的一项新技术,它的发展与应用已引起了农学家、作物生理...  相似文献   
89.
利用上海奉贤县1995~1999年的水稻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在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原有的框架下,补充、完善了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RPEST),利用奉贤县2000、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上海精准农业园区上述4种病虫害的前期发生资料,对其后期的发生期、发生量或发生程度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RPEST对上述病虫害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且误差较小。可以认为:RPEST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90.
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 Project,HGP)的启动推动了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直接结果是获得了大量不连续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解释,从中获取有用的生物学信息,导致了生物信息学的产生。生物信息学在农作物基因组分析中的深入应用产生了农业生物信息学,本文在介绍生物信息学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信息学在农作物育种及农作物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我国农业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