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中国玉米茎基腐病和穗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我国在玉米茎基腐病和穗腐病病原学、致病性和寄主抗性机制与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以往我国学者关于引起茎基腐病病原学的不同观点。根据2种病害的病原镰孢菌在可溶性蛋白质、血清学、同功酶和DNA等不同水平的多态性分析,镰孢菌在寄主根和茎组织内侵染过程示踪和孢子捕捉试验结果,重点讨论了2种镰孢菌病害在病原学侵染规律方面的相互关系,概述了2种病害寄主抗性生理生化机理、抗性遗传和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2.
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拉丁设计对影响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受到缓冲体系、渗透压稳定剂、木霉菌菌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的影响,而不受木霉菌株系的影响。其中以磷酸缓冲体系和蔗糖为渗透压调节剂的降解体系为最佳,木霉菌菌龄以培养20h较好,崩溃酶对木霉菌细胞壁的降解效果好,酶解时间以4h为最佳,再生培养基以基础培养基和NaCl为渗透压调节剂为最佳。  相似文献   
43.
环境条件对玉米灰斑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zeae maydisTehon&Daniels)属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对中国玉米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已给中国北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关于玉米灰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抗性遗传、品种资源抗性评价等方面。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及进一步深入探讨病原菌的变异、致病机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旨在为其生理分化及生物学多态性研究奠定基础。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44.
以玉米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测定了常用除草剂莠去津、烟嘧磺隆、2,4-D 丁酯、硝磺草酮和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莠去津、烟嘧磺隆、2,4-D 丁酯和乙草胺对玉米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乙草胺对土壤真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莠去津对玉米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在玉米与茎腐病菌-肿囊腐霉菌互作中,外源补充钙离子显著提高了感病玉米品种茎部可溶性糖含量和防御酶系活性;减钙处理则显著降低抗病品种茎部可溶性糖含量和防御酶系的活性。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与玉米防御酶系活性也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钙离子和可溶性糖在玉米与病菌互作中,协同调节寄主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46.
几种化学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种衣剂立克锈、黑穗净和福·克·腈在玉米播种前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其中福·克·腈的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到73.16%,平均增产657.63 kg/hm2,增产幅度达7.72%;立克锈相对防效达71.16%.增产幅度达6.25%,黑穗净防效为64.40%,增产4.59%.  相似文献   
47.
小麦白粉病菌种群结构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3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系)的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表明,含Pm1、Pm3a、Pm3b、Pm5、Pm7和Pm8基因的品种(系)抗性较差。小麦白粉病菌种群毒力频率测定结果,目前可利用的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材料有Pm2、Pm4、Pm2+6、Pm4a和白兔3号,5个生产,推广品种均高感白粉病。  相似文献   
48.
瓜类枯萎病菌粗毒素的致萎作用及其钝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试验对瓜类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测定不同枯萎病菌菌株产毒能力,以及12种化合物对甜瓜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理查培养液最适于枯萎病菌的生长,其粗毒素对幼苗的致萎作用最强,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不同枯萎病菌菌株粗毒素对甜瓜幼苗的致萎作用差异显著;KMnO4、ZnSO4、VB6、VB1、CuSO4、CaSO4和MnSO4等均可不同程度地钝化甜瓜枯萎病菌毒素使其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49.
采用含除草剂平板培养和孢子计数的方法,检测3种常用除草剂———莠去津、烟嘧磺隆和丁草胺对13株木霉菌菌株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研究结果,除草剂对不同木霉菌菌株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其中菌株Ttrm12在莠去津中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菌丝生长、产孢抑制率分别是8.50%、14.13%;菌株Ttrm54则在烟嘧磺隆中有较强的耐药性,菌丝生长、产孢量抑制率分别为3.82%、21.36%;菌株Ttrm58则是在丁草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药性,菌丝生长、产孢抑制率分别为11.22%、18.86%。获得了分别对莠去津、烟嘧磺隆、丁草胺3种常用除草剂具有一定耐药性的3株木霉菌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土壤除草剂残留的生物降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常用土壤杀菌剂和肥料对绿色木霉菌T23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常规土壤微生物分离和真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检测6种常用土壤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双、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五氯硝基苯;3种肥料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以及8种营养元素铜、锌、铁、钼、钙、锰、镁和钾对绿色木霉菌菌株T23菌丝生长、产孢及其在土壤中定殖的影响.不同杀菌剂、肥料和营养元素及其不同处理浓度处理对木霉菌株T23菌丝生长、产孢和定殖的影响差异显著,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尿素、硫酸锌和硫酸镁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μg/mL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原药对菌株123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和79.0%;0.23%尿素处理土壤21天后对根际定殖抑制率为35.6%;100mg/L硫酸锌和1000mg/L硫酸镁处理土壤21天后对木霉菌定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1.1%和15.9%.适量应用代森锰锌、硫酸钾及二钼酸铵、硫酸钙、磷酸二氢钾等有利于木霉菌根际定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