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竹粉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基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为增强相,在酸性环境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得PVA/CNFs(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处理,随后将其浸渍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悬浮液中,最终制得疏水型r GO/PVA/CNFs复合气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接触角(CA)和吸油性能测试,对所制气凝胶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疏水性能及吸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气凝胶密度为6.78 mg/cm3,具有均匀的三维网状多孔结构,且孔洞结构表面均被石墨烯片层覆盖;经过TMCS疏水处理后,在气凝胶表面形成疏水层结构。FT-IR和Raman分析表明,TMCS疏水改性处理并未改变PVA/CNFs复合气凝胶的化学结构。经疏水处理后气凝胶与水的接触角为138°左右,吸油倍率为78 g/g左右,且吸附过程迅速,饱油后也能悬浮于溶液表面,便于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42.
数字经济与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茶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对于茶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在理论层面进行了茶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和内在机制的分析,之后结合安庆茶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影响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因素,分析得出了应在建设标准化体系、完善管理服务系统和顺应数字经济新业态三方面促进茶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安庆茶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探索,也为其他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3.
加快热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促进热带农业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带农产品加工业对热带农业的增长有重要的带动作用。然而,由于热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对热带农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为了加快热带农业增长的步伐,必须加快热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合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采用不同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复合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改性,在酶解过程中,通过对水解度、蛋白分子量大小、肌原纤维形态学变化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与观察,探究其功能性质随改性程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的进行,鲢鱼肌原纤维长度逐渐变短,蛋白的溶解性逐渐增加,酶解80 min时,肌原纤维主要以1~3个肌节形式存在,3组蛋白质的溶解性分别达到61.2%、36.9%和58.4%;3组酶解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复合蛋白酶酶解40 min时乳化活性及起泡性最大,分别达到65.5m2·g-1和110%,胰蛋白酶改性20min时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好,可达46.6 min,远大于未酶解蛋白的14.7 min。分子量分布及SDS-PAGE图谱显示,蛋白平均分子量均为20~30 k Da,水解度均低于5%。综上,酶的选择对溶解性的改善至关重要,而乳化性及起泡性的改善不仅需要对酶进行筛选,还需对水解度进行严格限制,保持酶解后蛋白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避免酶解过度。本研究结果为蛋白质乳化性和起泡性的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干旱逆境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的平衡点低等问题,探索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采用埋袋法研究了传统耕作不还田(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加薄膜覆盖(TPS)4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为TPSNTSTST,水溶性有机碳含量(WSOC)为TSTPSNTST,易氧化有机碳(ROOC)含量为NTSTSTPST;秸秆还田一年内SOC、WSOC、ROOC含量整体呈减小趋势;90~180d土壤有机碳在NTS减少幅度最大,达到9.18%,土壤水溶性有机碳TS减少最大;易氧化有机碳在180~270d减少较多,其含量顺序为NTSTSTPST.  相似文献   
46.
鄂中低丘区主要纯林凋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内马尾松、柏木、杉木和麻栎四类人工纯林不同龄组林下的凋落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近熟林凋落物层现存量最大(15.53 t/hm2),麻栎幼龄林凋落物总现存量最小(2.39 t/hm2);麻栎林各龄组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均高于其余三类针叶林对应龄组,但是柏木近熟林的最大持水量(29.82 t/hm2)和有效拦蓄量(23.76 t/hm2)均为最大,其次为柏木中龄林、马尾松近熟林和麻栎近熟林,说明柏木中龄林和近熟林凋落物对降水的拦蓄能力最强;麻栎林各龄组0~40 cm土层滞留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均高于其余三类纯林;在中龄林、近熟林内,麻栎林土壤贮水能力最强(分别为2 182.4、2 658.2 t/hm2),马尾松林最弱(分别为1 291.8、1 739.8 t/hm2)。  相似文献   
47.
对节白蜡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0年生对节白蜡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季节、基质及管理方式等对比试验,开展对节白蜡的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节白蜡1年生枝条大田扦插宜在夏季进行,选择沙壤土做基质,并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8.
以渭北地区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不同步长Quickbird影像的纹理参数,建立野外实测刺槐林叶面积指数(LAI)与纹理参数的线性回归方程,比较纹理步长对刺槐林LAI估算精度的影响,遴选出估算刺槐林LAI的最佳纹理步长。结果表明:对于角二阶矩阵(ASM)和熵(ENT),LAI估算精度随着步长的增加变化不大;对于对比度(CON)、非相似度(DIS)和同质性(HOM),LAI估算精度随着步长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步长为3时,r2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51、0.56和0.59);对于相关性(COR),在0°和135°角度下,LAI估算精度随着步长的增加而降低,在45°和90°角度下,步长对LAI估算精度无明显影响;对于变化量(VAR),步长对LAI精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棉花打顶和保留营养枝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适应生产上对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需求,以‘华杂棉H318’为材料,设置打顶整枝(A)、打顶留叶枝(B)、不打顶留叶枝(C)、不打顶整枝(D)4个处理,在大田条件下,对打顶、整枝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打顶使棉花的平均成熟期延迟5~6天。打顶、留叶枝有利于棉花茎枝、叶片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留叶枝单株铃数增加,单铃重和衣分降低,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整枝处理相当,打顶、留叶枝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大,最后得出打顶留叶枝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50.
戚璇  周欢 《中国猪业》2013,8(7):57-59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降解霉菌毒素的方法已被较多地研究并用于实践中,同时也被证实存在着各种缺点,生物降解是新兴的饲料霉菌毒素降解方法,具有饲料营养损失小、可提高霉菌毒素降解效率的特点。本文就霉菌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近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