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工调节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解决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滞后、分散,制约其制种产量的方法。【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Ⅱ-32A、粤泰A和V20A等3个不同花时特性的籼型不育系为材料,对喷施“920”、茉莉酸甲酯(MeJA)及赶露水、喷施Na2SiO3等人工调节花时技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MeJA对所有供试材料均表现出提早花时和导致集中开花的显著效果,不同剂量的MeJA可使Ⅱ-32A、V20A的当日午前(12﹕15)累计开花数比对照提高2~5倍,累计开花率比对照提高20%~60%。并且其对花时不集中的不育系比对花时比较集中的不育系的调花效果更好。单独赶露水和叶面喷施Na2SiO3对调节不育系花时均表现出一定效果,而其与喷施MeJA对调花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在合适剂量范围内,MeJA在调花的同时可显著促进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总柱头外露率的提高,但对开颖角度未表现明显作用。一般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施用MeJA调花的合适剂量为30 mgm-2。【结论】以喷施MeJA为主的人工调节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技术对提高其制种产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超级稻甬优12超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进一步发挥甬优12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测定甬优12产量大于700kg以上的产量性状数据,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甬优12的穗、粒、重结构,研究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在7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有效穗与粒数是两个相互制约的产量因子,各产量因子作用于产量的效应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结论]确保有效穗数、稳定粒数、兼顾千粒重,是实现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超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选用齐319、9801、昌7-2、郑58和Ph 6 wc 5个玉米自交系不同分级粒型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及千粒重测定、幼苗生长测定、田间出苗率测定以及植株生长发育和成熟有关指标观测,研究不同分级粒型对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玉米自交系4~5种分级粒型(大扁、大圆、小扁、小圆和不分级)中,均以大扁种子活力较高,大多数自交系分级粒型对抽雄盛期、株高、穗位高、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吐丝初期、吐丝盛期、成熟时间和穗粒数均无显著影响,而对收获种子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子叶植物种子发芽时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可为作物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个丝瓜品种不完全双列杂交F1和亲本种子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发芽试验,采用适合于双子叶植物的包括环境互作效应的二倍体胚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根长、苗长和苗干重3个性状均同时受胚遗传效应和遗传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胚显性效应是根长和苗长的主要遗传效应。对于环境互作效应,胚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是3个性状的主要遗传效应。苗长和苗干重的狭义遗传率分别是7.0%和27.3%。[结论]采用二倍体胚遗传模型符合双子叶植物种子发芽时期幼苗生长发育的遗传基础,可用于亲本选择和耐性品种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灿红  赵良侠  薛超  张文明 《种子》2012,31(9):74-80
对全国各地种业2020年发展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已有26个省(市、区)出台了实施意见;至2015年和2020年,各地预计培育新品种总数分别为270~285个和590~635个;优势基地建设面积分别达186.3万hm2和226.3万hm2;打造现代种业集团数目分别为73~78家和150~180家,产值分别达380亿~410亿元和810亿~920亿元,直接提出上市的为10~20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郑58和Ph6wc这2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播种密度处理,对收获种子进行有关活力指标测定。[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自交系种子的芽长、苗鲜重、活力指数、ADH和CAT活性,以及郑58的发芽势、Ph6wc的根长、干重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浸泡液电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平均发芽日数郑58各处理无显著差异,Ph6wc以135 000株/hm2处理最小。[结论]该研究初步认为,两个玉米自交系均以135 000株/hm2处理的种子活力较好。  相似文献   
17.
2种茉莉酸类物质对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调花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和其类似物二氢茉莉酸丙酯在水稻两系不育系制种中的调花作用。[方法]2007年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试验场,采用不同剂量茉莉酸甲酯和二氢茉莉酸丙酯对开花期两系不育系广占63S进行处理,测定其当日午前开花率和结实率。[结果]不同剂量的茉莉酸甲酯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当日午前开花数,其当日有效花率比对照(不施药)提高15.83%~40.74%,并最终使父母本异交结实率提高12.15%~16.16%,使用剂量以30mg/m2最佳。茉莉酸甲酯不同剂量处理的结实率与对照均呈极显著差异,但3个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剂量30mg/m2的二氢茉莉酸丙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日午前开花率,且使异交结实率显著提高(达5.18%),但其效果弱于茉莉酸甲酯。[结论]2种茉莉酸类物质均具有提高两系不育系制种产量的潜力,且茉莉酸甲酯的调花效果比二氢茉莉酸丙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8.
超杂13号是以核不育系GMS0807为母本,以自交系990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薹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株高约30.3 cm,开展度23.2 cm,菜薹紧实匀称、油绿有光泽;主薹高20~26 cm,横径1.2~1.8 cm,单株质量40~60 g;中熟,播种至初收35~38 d(天),延续采收5~7 d(天);抽薹整齐,齐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适宜市销和出口;抗逆性强;产量800 kg?(667 m2)-1左右。适宜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出口型菜薹新品种超杂13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杂13 号是以核不育系GMS0807 为母本,以自交系990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薹一代杂种。母本GMS0807 是由雄性不育材料Z05-31A(Msms)与晚熟菜薹迟心4 号回交转育而成。父本是60 天菜心,通过连续套袋自交5 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经济性状优良、遗传稳定、配合力强的自交系。2007 年初以不育系GMS0807 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田间鉴定、评价,初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GMS0807×9909,2008~2009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20.
高萝卜硫素青花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青1号是新选育的高萝卜硫素青花菜品种,以3个推广品种曼陀绿、山水、马拉松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福青1号单球质量中等,株型最小,株高、开展度、叶长均小于其他3个品种;球茎空心率低;萝卜硫素含量达767.170μg/g,是马拉松的4.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